1月18日傍晚,天空飄著小雨,冷颼颼的。不過,在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錦江鎮范家村一條道路的施工現場,仍有不少村民前來觀看。這是一條從范家村通往鎮區的公路,長1.3公里,寬8米,當天竣工,春節前正式通車,村民親切地稱之為“迎賓路”。
范家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范兵亮說,這條路是收集民意后爭取來的項目,修到了村民的心坎上。余江區目前正在全區推廣“逢四說事”議事協商機制,去年一次會上,村民反映去鎮區只能借道206國道,貨車多、安全隱患大,曾發生過交通事故,能不能新建一條直通鎮區的路。范兵亮對此深有體會,隨后召集村“兩委”會議,擬制申請報告。去年10月,報告獲得區里批準,區里投資200多萬元。
“逢四說事”,是余江區依托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村民議事廣場、議事堂、議事亭等線下平臺,以村委會、村民小組或網格為單位,每月4日、14日、24日定期召開“說事會”。由村黨組織書記召集,邀請“兩委”干部、村務監督成員、網格長、說事村民、村民代表等參加,提前三天發布預告,確保黨員、群眾能夠廣泛參與,也可通過說事箱、說事碼、說事熱線或者說事微信群等方式,多渠道、無阻礙地參與。
村民把“逢四說事”當作解決急難愁盼的好渠道。錦江鎮黨委書記張振華介紹,該鎮有18個行政村、7個社區,自開展“逢四說事”以來,每個村、社區都收集了不少建議、需求,主要集中在交通安全、農田水利、鄰里矛盾糾紛等方面,都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90%以上都是小事,但我們每一件都記錄在案,幫助村里解決。”張振華說,如果鎮里無法解決,再向上級反映,請相關部門協同解決。
同樣在1月18日上午,余江區潢溪鎮渡口村召集村“兩委”干部、村民代表舉行了一次簡短的情況反饋會。“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投入4萬元,給中潢圍堤安裝了26盞路燈;通過向上爭取10萬元資金,重新修復了梁上燕水庫路面;給3個路口安裝減速帶,已得到交通部門的同意,交于近期安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灘金通報了2023年四季度“逢四說事”中群眾提出需求的解決情況。
余江區建立了“逢四說事”發現問題及時辦的制度。村里將收集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研判,按照一般性問題、重大疑難問題、民意訴求問題、民事糾紛問題等類別進行分類,并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對已經解決的問題,及時將情況反饋至村(居)民;對限期辦結的問題定期反饋辦理情況;一直未辦結的事項在下次“逢四說事”議事協商會上通報處理進度,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余江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同志介紹,“逢四說事”議事協商機制及時了解、解決群眾訴求,最大限度預防、減少、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辦好惠民利民實事。
本報記者 林華維 通訊員 徐青輝 鄭家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