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龍(右)為村民示范如何使用積分。 (劉營村供圖)
春播剛結束,寧夏中寧縣新堡鎮上的愛家生活超市迎來一批村民。大家購物后,紛紛掏出手機,不過沒有打開付款碼,而是徑直走到我面前,點開了一個名為“村級服務平臺”的小程序。
一年多前,從西安交大計算機專業研究生畢業后,我考取選調生到劉營村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入戶調查中,我接觸到了村級服務平臺。平臺里有村民說事、積分制等國家推行的鄉村治理模式工具,通過平臺上的積分制工具,既可以讓村民足不出戶就能參與村務監督與治理,又能搭建起村干部與群眾直接溝通的通道。此前,村上已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商議制定了積分規則,村民只要參加村集體組織的活動、為鄰里做好事或者家里孩子考上大學等等,都能按規則申報加分。
有了平臺,如何引導大家多參與多積累,多“入駐”多使用?村黨支部書記陳文彪召集村干部商議,為調動群眾依托村級服務平臺參與鄉村治理積極性的“正循環”出謀劃策。
“現在平臺上的村民不少,但很多功能沒用起來,參與度、活躍度不高?!庇懻撻_場,我拋出問題,“如不盡快改變,時間一長,群眾就沒興趣了,也不會積極參與村務,更不用說兌換積分?!?/p>
“鄉村治理關鍵是做好群眾工作,不能光靠我們干、群眾看。群眾參與度不高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沒做到位?!贝鍟浗舆^話茬。
“最近我們組好多群眾都在問今年土地流轉的積分卡啥時候發,如果能用這個平臺把積分卡的作用替代了,局面不就打開了?”網格員王安寧說得在理?!巴跏宓南敕ê檬呛?,土地流轉積分一項便可覆蓋到全村大半群眾,但這個積分咋弄到平臺上呢?弄上去后咋用呢?”村后備人才黃瑾瑜提問。
“積分弄到平臺上沒問題,網格員可以通知群眾自己在平臺上申報?!蔽覍Ψe分平臺操作有信心,但考慮到群眾還不熟悉,建議各組網格員根據積分底冊幫村民代申報。
“具體對于積分的使用,我們出面對接商超,群眾用村上積累的積分去積分超市消費,年底我們再統一和超市結算。”村書記補充道。
一直旁聽的鎮黨委書記白斌提醒:“年紀大的村民沒有或者用不慣智能手機,也存在積分不愿被其他人幫代使用的情況。建議大家要給這部分群眾保留一下實體積分卡。”
會后,我們與縣里愛家致尚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碰了個頭,最終選定距離劉營最近的愛家超市(新堡店)作為積分兌換合作超市。不忙時,我常到超市客串“積分”收銀員?!按迳蠀⑴c活動的積分可以當錢用。大家點開手機平臺的‘積分超市’,用積分兌換,消費多少兌換多少。”接過村民的手機,我手把手示范。截至目前,劉營村已吸納1000余名村民入駐使用村級服務平臺,在全自治區入駐該平臺的145個村莊里排名第1,已有200余戶村民陸續參與積分兌換,已兌換31.5萬分。
人勤春來早,村上的活動,村民們積極響應。未來,我們還要以“流轉費+積分+分紅”的模式為基礎,依托村級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積分規則,鼓舞村民積極性,以發展反哺治理,讓小積分持續激發鄉村治理新動能。
胡成龍 口述
本報記者 倪敏 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