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寬 (雅安市委組織部供圖)
“您在忙什么?”
“我在一處危房拆除現場呢,請大點聲!”
記者近日撥通了四川省寶興縣穆坪鎮黨委書記李智寬的電話,那頭的背景嘈雜,采訪伴隨著挖掘機陣陣“隆隆”的轟鳴聲徐徐展開。
李智寬很忙。作為當地一個大鎮的黨委書記,他每天的時間都是被各種事情切碎成一小段一小段的。
今年2月,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發布2023年“最美公務員”評選結果,全國共有20人入選,李智寬名列其中。
扎根基層的堅守者
青衣江兩岸,群山連綿。寶興縣是雅安市最北邊的山區縣,也是艱苦邊遠地區。
李智寬是土生土長的寶興人,2007年大學畢業后,他毫不猶豫返鄉,成為隴東鎮青江村的一名村干部。
回村之初,李智寬利用所學農學知識,對當地中藥材進行了品種改良,成效立竿見影,當年就幫種植戶提升了產值,帶動更多村民擴種增收?!爱攤€莊稼漢挺好的,用我所學告訴村民種什么、怎么種、怎么賣,讓大家有錢一起賺。”李智寬坦言,他最初的夢想就是在“田間地頭”腳下沾泥、手中捧糧,帶著家鄉父老過好日子。
勤勉務實的李智寬,一路從村干部成長為副鎮長、鄉黨委副書記、鄉人大主席、鎮長,2021年當選磽磧鄉黨委書記,2023年調任穆坪鎮黨委書記。寶興縣總共有7個鄉鎮,李智寬已待過4個。他笑著說,自己這17年都在“山旮旯”里打轉。
李智寬也不是沒有跳出“山旮旯”的機會。之前被借調到縣里工作,他發現自己在鄉下跑慣了,反倒不習慣坐辦公室了。借調期一結束,上級挽留他,但他還是回了鄉。走在鄉間小道上的那一刻,他感覺十分安心,“我喜歡跟群眾打交道?!?/p>
他喜歡群眾,群眾也喜歡他。每年春節前自家殺年豬,隴東鎮中崗村村民黃貴強都要給曾在隴東鎮工作的李智寬打一個“邀約”電話,請他上門來吃殺豬飯。原來,2015年以前,中崗村村民一組出行靠一座鐵索橋,僅能過人不通汽車,全組500余畝中藥材全靠肩挑背扛。立項目、找資金、抓建設,李智寬多方奔走,建起一座通汽車的大橋。黃貴強說,“邀請電話每年我都打,他就是我兄弟!”
抗震救災的主心骨
李智寬坦言,在基層一線,收獲很直觀,困難也很具體。
受地理位置影響,“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全年防災”是印刻在寶興干部心頭的“工作寶典”。
可是,日防夜防、天災難防。2022年6月1日17時,蘆山縣發生6.1級地震,寶興縣也受波及,國道351線中斷,磽磧鄉成為“孤島”。時任磽磧鄉黨委書記的李智寬正在成都掛職鍛煉,牽掛群眾安危的他,第一時間冒著道路飛石、山體垮塌的危險,連夜輾轉回鄉。
返鄉后,李智寬帶領黨員干部突擊清理42個隱患點,安置群眾、搶險救援……吃在路上、住在車上。“李書記是我們的主心骨。”磽磧鄉便民服務中心主任李鑫回憶,經過72個小時的晝夜奮戰,最終妥善轉移安置群眾3000余人、游客923人,確保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如果說抗震救災是李智寬啃下的“一根硬骨頭”,那么組織群眾避險搬遷便是他翻越的“另一座大山”。
2023年1月,剛就任寶興縣城所在地穆坪鎮黨委書記的李智寬直面一項重大挑戰——穆坪鎮地質高風險區的100多戶群眾需盡快避險搬遷。
“當時我對李書記放狠話說,我都在這住幾十年了,就算被石頭砸到,也不搬!”如今,住在面積12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穆坪鎮穆坪社區群眾李德明笑著說,“哎,當初就是沒想通嘛!”
李智寬向縣委立下“軍令狀”,連續3個月,白天帶領鎮干部挨家挨戶走訪動員,宣講地質災害風險,了解群眾的困難和訴求;晚上開會梳理搬遷工作進展,討論群眾不愿意搬的癥結并制定針對性解決措施……“書記是哪里工作難推進,他就去哪里。最多的一天,走訪了17戶,腳都走腫了?!蹦缕烘傸h委副書記呂敏說,李智寬是個“拼命三郎”,在他的帶領下,避險搬遷工作很快打開了局面。
“嘴硬”的李德明成了第一個簽字的拆遷戶,還主動說服親戚及周邊群眾搬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避險搬遷任務提前2個月完成。
危房一天不拆,群眾就危險一天。穆坪鎮轄區內原縣委黨校綜合樓經歷數次地震后被鑒定為危房,但因歷史遺留問題,拆除工作多次被阻。李智寬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帶隊到群眾家中做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攻堅,一個個死結逐個被拆解。今年3月,歷經十余年的“扯皮”危房順利拆除。
鄉村旅游的探路人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穆坪鎮的產業何去何從?
李智寬與干部們集思廣益,拿出好點子“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就在穆坪鎮。穆坪鎮還是周邊多個旅游景點的必經之處。依托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資源,打造精品民宿集群,推動穆坪鎮向旅游集散地轉型。”
搞旅游,李智寬并非只是“嘴把式”。2021年4月,時任磽磧鄉黨委書記的李智寬,發現當地生態旅游資源豐富卻“端著金碗餓肚子”。為此,李智寬與民宿商戶座談,探索成立“民宿聯盟”,從規范標準、分散經營、統一管理、集中營銷等方面發力。2022年,該鄉240余家民宿加入聯盟,年接待游客突破300萬人次,年旅游綜合收入超10億元。2022年至2023年,磽磧鄉先后被評為國家產業強鎮、市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鄉鎮。
穆坪鎮的群眾,又該怎樣“吃旅游飯”?李智寬拿距離縣城1.5公里的雪山村“作示范”。今年,連續往村里跑了很多趟。
“老李,建設資金下來了!”最近,李智寬拿著農旅融合產業發展項目資料,給雪山村村民4組組長李德華帶去好消息。
作為四川省鄉村旅游重點村,雪山村要帶動全鎮大旅游產業起飛,還需進一步轉型升級、向新而行。李智寬道出今年雪山村的發展思路:以可持續民宿旅游業為主,生態農業和生態觀光為輔,大力發展民宿旅游,“把道路加寬,大巴車能直接開到村民家門口,游客會越來越多……”
獲得全國“最美公務員”的李智寬很平靜。他說,自己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山鄉青年、鄉村干部。和先前在“山旮旯”打轉的17年一樣, “把事情一件一件做好,把目標一個一個完成,一步一個腳印,一路向前!”
通訊員 雅組軒 本報記者 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