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彭灣鄉白廟村黨群服務中心,駐村金融干部何楠楠正在為村民提供各類金融服務。“離我們村子最近的銀行網點都有40公里山路,天氣還這么熱,駐村金融干部可幫了我大忙了。”剛剛把社保卡激活的李秋花奶奶感激不已。
近年來,江西省鷹潭市在全省首創“黨建+金融服務”模式,以下派駐村金融干部為抓手,推動金融服務與農村基層黨建深度融合,引導金融資源更好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像何楠楠這樣熟悉農業農村工作又精通金融業務的干部,鷹潭市共選派了291名。他們入駐各村黨群服務中心,公示服務內容和聯系方式,為村民提供社保卡激活、水電繳費等金融服務,將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截至目前,他們已提供各類普惠金融服務8900余次,激活社保卡8696張。
激活社保卡只是駐村金融干部為民服務的其中一項。在鷹潭各地鄉村,時常能看到駐村金融干部忙碌的身影:在貴溪塘灣鎮,合作社負責人正在咨詢生豬活體抵押流程;在余江區鄧家埠水稻原種場,駐村金融干部為種糧大戶講解農機貸;在龍虎山景區民宿協會基地,上清鎮村民聽著民宿貸的低息政策……
鷹潭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都需要更專業的金融服務,鷹潭創新推出“黨建+金融服務”,就是要把金融的觸角全面延伸到鄉村,為農民、農村提供方便、便捷的金融服務。
自“黨建+金融服務”模式推出以來,鷹潭市針對鄉村金融采取了三項舉措。探索開展農村產權抵押擔保貸款試點及稻谷完全成本保險等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深入推進財政惠農信貸通、百福農權貸;加大對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力度;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兩權”抵押貸款改革試點等工作,探索創新土地經營權反擔保、城鄉助農信貸通等擔保和服務模式,加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金融支持力度,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做大做強,帶動農戶增收致富。今年以來,鷹潭各地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2984戶、農村林權抵押貸款37戶、集體產權抵押貸款2戶,授信金額19.12億元。
駐村金融干部進村帶來了信用服務,也助推了鄉村誠實守信新風尚的樹立。
在余江區春濤鎮洋源村,祝樣龍開心地對記者說:“自從有了這個‘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戶’的評價模式,我兒子變得勤快多了,做事也更有了動力!”
鷹潭市依托由駐村金融干部、村“兩委”干部組成的“黨建+金融服務”工作小組,開展采集信息、評級授信工作,通過整村授信,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優化農村金融環境。截至目前,已對全市339家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9.5萬戶農戶評級授信,辦理預授信208.8億元。同時,鷹潭市將“黨建+金融服務”與鄉村治理相結合,推動創建“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戶”治理工作,將移風易俗、誠實守信、志愿服務等納入評分體系,對符合條件的優質涉農客戶加大信用貸款支持力度,讓“信用”的重要性深深植入農戶思想,讓村民養成規范用信的好習慣。洋源村黨支部書記祝甜發感慨地說:“信用體系的作用不僅在金融服務上,也讓誠實守信蔚然成風。”
本報記者 林華維
通訊員 鄭家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