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既高興又犯愁,村里有不少貧困戶找我們,要求退出,不再當貧困戶了。”2018年11月15日,陜西寧陜縣金川鎮老莊村村委會主任盛弟金對記者說。
原來,在不久前舉行的老莊村脫貧退出研判會上,全村77戶貧困戶,除去20戶五保戶,剩余的57戶貧困戶中,有52戶貧困戶主動提出脫貧。
“但是我們對照標準發現,2018年只有部分戶符合退出條件,而大多數貧困戶都要求退出,這就讓我們犯難了。”盛弟金進一步解釋道。
“我要退出!”在研判會上第一個提出要脫貧的貧困戶阮聯貴,現年50歲,家里3口人,妻子殘疾,家里就只有他一個勞動力。在安康市委宣傳部幫扶干部但丹的幫扶下,阮聯貴發展天麻、豬苓和板栗種植。
“2018年我種植的天麻和板栗賣了1萬多元。”阮聯貴告訴記者,村上開會宣傳政策,幫扶干部經常上門講政策、給幫助,但他逐漸覺得,脫貧還要靠個人努力。
同阮聯貴一樣,貧困戶姜永志不僅提出“要脫貧”,還多次打電話給村黨支部書記盛弟明,要求退出貧困戶。姜永志的母親趙元翠告訴記者,2018年,她家之所以主動要求退出貧困戶,是因為兒媳在新疆務工,一年下來有3000多元的收入,兒子是生態護林員,平時也在村里務工,搬遷安置點新房子的鑰匙也拿到手了。
“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好,幫扶干部也經常上門給我們宣講政策,再不退出貧困戶,都覺得不好意思了!”趙元翠接著說,“我今年60多歲了,沒見過這么好的政策,房子有了,路也修好了,哪個人再說干部不好就是不講良心!”
“村民這些變化與我們加強新民風建設是分不開的。”盛弟明說,2018年以來,在安康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老莊村扎實做好新民風工作,修訂了《村規民約》,健全了“四會”組織,幫助協調資金7萬余元,在村道兩邊刷寫、制作了新民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脫貧攻堅等公益廣告。
老莊村還定期組織開展道德評議,組織召開“踐行新民風 放飛大學夢”主題活動,為村里2名大學生募集9000元勵志助學金,組織評選表彰一批“好媳婦”“好婆婆”等,為每戶貧困戶門前安裝以新民風為主題的民風文化宣傳欄。目前,村里自強不息、睦鄰親善的新風氣蔚然成風。
“通過扎實做好新民風扶貧扶志工作,我們不僅提振和激發了貧困戶脫貧退出的信心和決心,貧困戶還要求主動退出,這更加堅定了我們進一步把脫貧攻堅工作做實做好的信心!”盛弟明說。最終,老莊村嚴格按照貧困戶退出標準,確定了2018年17戶貧困戶退出,考慮到阮聯貴家實際情況,未將他家列入脫貧名單,而姜永志家則被列在了脫貧名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