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我被選調到貴州省遵義市委黨史研究室。2021年4月,來到習水縣土城鎮青杠坡村鍛煉,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
資料圖:王浩拿著喇叭宣傳防疫。
我經常在白天工作結束后,晚上走訪。皮鞋早已被我擱置在鞋架上,換上了輕便的運動鞋。一段時間以來,晚上走訪入戶、白天思考對策成了我的日常,我由一個“局外人”成為村里的一分子。
以前,我從來沒想過,我會坐著面包車、手提大喇叭,做農民群眾的思想工作。現在我真實感受到,每一條走訪記錄背后,每一個欲言又止的神情背后,都有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
為說服一戶村民將老房子讓出來,用于村里的公益事業建設,我與另外兩名村干部驅車3小時,到遠在100公里外的地方,與村民面對面長談,一點點說清利弊,他由剛開始的堅決不準、慢慢松口,最終同意使用他的舊房。他說:“王書記,我相信你這個大學生不會說假話。”頂著滿天星光與點點雨水,我做了一回風雨夜歸人,雖然回到村委會已是夜里12點,但心里很有成就感。
有位老人不愿意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村里派我去做工作。老人說她年紀大,怕接種疫苗會出現問題,我當面打電話給鎮里醫生,請專業人士給她做說明;聽完了,她又說離鎮醫院較遠,兒子不在家,出行不方便,我說我送她去,車就在路邊等著;老人又說自己腿腳不便,我對她說:“沒得事,我背你。”在一次次耐心解釋下,老人自愿接種了疫苗。
青杠坡村是貴州省確定的第一批23個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之一。從踏上這塊紅色土地起,我就時刻提醒自己肩上有重任。如何在紅色村莊創建中用好紅色資源、突出長遠發展、實現百姓富裕,我一直在思考。經過反復商討,我與貴州大學規劃團隊、珠海市金灣區政府等單位溝通,協助制定了實施項目。
駐村生活使我黑了一圈,山里的蚊蟲在我皮膚上留下了無數個小疤痕,這些比起我的收獲來說不算什么。因為,從北京到遵義,從清華園到赤水河,我想循著這個機會,用幾年時間做幾件一生留戀的事,讓更多人的幸福中有我的小小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