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右)參與村里防火巡查工作
“好妹子,這天大的窟窿我咋堵上啊?”在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韓家店鎮東瓦村,村民馮大嫂兩淚縱橫,緊緊握住我的手,向我投來期盼的眼神。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村民劉廣友家有3口人,妻子馮大嫂和弟弟都是殘疾人,全靠劉廣友打零工補貼家用。去年8月,劉廣友不幸遭遇車禍住院,讓原本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劉廣友被撞致殘,肇事車輛沒有保險,肇事司機僅墊付1萬元醫療費后便失去聯系。
回到村部后,我向村書記周洪青表達了想要通過法律途徑幫助劉廣友獲得賠償,村書記說:“你要是真能找到辦法,村里全力支持你!”我馬上查閱相關法律文件,到法院、醫院、交警等部門進行咨詢,帶著村民找律師,整理起訴材料,一切準備就緒后,來到海州區法院起訴。從起訴、評殘、收集證據、計算賠償、開具相關證明、開庭審判……經過近半年時間的努力,終于在2022年12月24日等到了判決書:共計判賠21.7萬余元,這筆錢不僅能還清債務,還能為劉廣友一家今后的生活提供一份保障。
“你們評評理,我在村里承包的地,憑啥不讓我種?”“我先包的地咋還變成你的了?”去年5月,春耕時節,在村里某處田間地頭,吳大姐和周大叔怒目相對,叉腰互指,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
村書記得知情況后,帶著我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我一邊安撫吳大姐情緒,一邊詢問事情原由,原來該塊土地去年由村民老韓承包,今年按理兒應該由吳大姐承包,但是老韓卻私自將土地轉包給了周大叔。現在,老韓推卸責任,吳大姐和周大叔都一肚子委屈。通過調解,土地仍歸吳大姐耕種,但是由于周大叔已經耕種完畢,便由吳大姐對周大叔進行補償;老韓作為“始作俑者”,也需要對周大叔作出補償。第二天一大早,我又分別到吳大姐和老韓家中商議賠償金額,吳大姐家補償1200元,老韓家補償170元,此次糾紛圓滿化解。
在東瓦村一年半,我幫助村里協助調解糾紛30余件,成為村民口中的“好妹子”。調解矛盾糾紛,我有一套自己的小訣竅:首先腿腳要勤,經常到村民家中走動,第一時間發現苗頭,掌握情況,彼此之間熟悉了,調解也有說服力。其次要有耐心,有些矛盾可能一次兩次解決不了,就要反復做工作。最后,要講究方式方法,要設身處地地站在當事人的角度為他們著想,用拉家常、交朋友的方式進行勸說,用誠心和真情有效化解矛盾。
回望我在東瓦村的時光,進百家門、聽百家聲、解百家難,東瓦村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經風雨、壯筋骨、長才干,我深覺自己已深深扎根這片土地,茁壯成長!
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韓家店鎮東瓦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