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懷著既忐忑又興奮的心情,我來到了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擔任小河子鄉迎春村黨支部副書記。
到村第一天,我來到村委會會議室,只見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成員正在幫助村民解答疑惑。村書記周昌軍見我來了,熱情地與我握手,隨后簡要介紹了村干部們的職責分工和村委會辦公室的布局?!耙院蟠迕裼袉栴}也會找到你,有什么拿不準的事就問我?!甭牭竭@句話,想到自己即將成為這里的一份子,我對未來的工作又多了幾分信心和期待。
在與周昌軍書記的交流中,我對村里的產業發展有了初步了解。2012年,周昌軍放棄北京的工作回村發展。他在村里打井輸電、建水澆地,帶著村民種植蔬菜,隨后又探索出“企業+支部+農戶+基地”的產業發展模式,引進農業科技公司建設智慧農業項目,讓村莊發展成為如今的“蔬菜種植專業村”。周書記的事跡給我很大觸動:只要真心實意為群眾著想,就會得到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為了盡快融入大家,更好地服務村民,除了嘮家常,我還留心觀察村民們種植、養殖的方法門道,主動學習一些農技知識。在了解蔬菜產業發展情況后,我感到農業種植有許多環節,任何環節出了差錯都可能導致收成不好、甚至虧損。
都說“高手在民間”,直接到村民家中請教,會使得農業知識變得更加生動鮮活。一次,我同村干部一起入戶走訪,來到一間建在半山腰上的磚瓦房,屋里一位大娘正在生火做飯。房子旁邊是羊舍和雞圈,一群小羊在羊舍門口徘徊,幾只雞正在悠閑地踱步啄食。通過對話,我了解到大娘的孩子在縣城,她和丈夫守在村里,除了種自己的自留地,還養些雞、羊補貼家用。我向大娘請教菜苗培育方面的問題,她都一一耐心向我解答,還跟我展示了她自己的培育成果。
在村干部、村民們的幫助下,我這個城里姑娘對于農事的疑惑越來越少,能幫助的村民、能參與的村內事務越來越多。村內留守老人多,信息相對閉塞,為了幫助他們理解黨的最新政策,我在村民大會上宣講黨的二十大報告主要內容,并重點標注了與鄉村振興密切相關的要點精神。根據村書記提供的村史資料,走訪村里老人核實細節,我主筆撰寫了《迎春村古今簡介》。
在未來的鄉村工作中,我會繼續以甘當“小學生”的心態,汲取養分、向下扎根,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中服務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