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陽高照,一壟壟整齊的辣椒地里,飽滿的辣椒掛滿枝頭,在微風的吹拂下泛起層層波浪。這樣喜人的豐收景象位于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德嶺山鎮。
“我們這個地方是老天給飯吃,地好種啥都好。”四義堂村黨支部書記齊躍飛的一句話,道出了德嶺山鎮得天獨厚的優勢。
德嶺山鎮位于北緯41°黃金種植帶,有耕地65.4萬畝,是河套平原耕地面積最大的農業鎮。這里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光熱同期,農業生產空間廣闊,“天賦神韻德嶺山”不負盛名。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靠種植玉米、葵花為生,盡管收成也不錯,但是這種單一的種植方式降低了土壤肥力,而且村集體經濟也遲遲沒有新突破,感覺越種越難。”齊躍飛娓娓道來,“認識到種植的局限性后,2018年我們就開始調整種植結構,以四義堂村為試點,大力推廣辣椒等高效節水的農作物。”
優質的自然資源、合理的產業規劃,再加上辛勤考察學習,村民大力配合,當年,四義堂村的辣椒喜獲豐收,產出的辣椒色澤鮮艷、肉厚個大、辣紅素含量高,遠遠超出了村“兩委”的預期。
“這么好的辣椒,就靠這樣一斤一斤往外賣,也只能掙回辛苦錢。”隨著辣椒產量的日益增加,如何才能抬高辣椒身價、增加辣椒的附加值,成為鎮黨委、村“兩委”心頭的一件大事。
“好東西肯定得賣上好價錢,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最后決定盤活閑置資源,注冊開辦村集體企業——內蒙古義堂紅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以鮮辣醬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純天然農家食品。”說著,齊躍飛擰開一瓶辣醬,令人垂涎欲滴。
“義堂紅”這個土生土長的品牌,就這樣逐漸闖入消費者的視野。品牌建立了,怎么才能打響知名度?
德嶺山鎮依托“一鎮一品”特色產業布局,將辣椒產業鏈持續延伸,打造辣椒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以“政策資金+企業投資”的方式引進北大荒農業服務(寧夏)發展公司、巴彥淖爾市久耀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辣椒精深加工產業園。
“今年,我們種植了600多畝蕪湖椒,700多畝千金紅,并與上海的一家加工公司簽訂了訂單,銷路不成問題。”義堂紅辣椒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負責人丁偉表示。
為了持續拓寬銷路,德嶺山鎮的辣椒不停“變身”,制成糟辣椒、泡椒、剁椒和辣椒面等眾多品類,辣椒的效益不斷提升。
6月中旬,德嶺山鎮第一屆辣椒產業招商引資產業推介會舉行,來自省內外140余家協會、企業的代表共同見證了德嶺山鎮辣椒產業的蓬勃現狀。
“推介會的目的是把全國辣椒產業各領域企業邀請到德嶺山鎮,實地觀摩辣椒產業發展情況,把各企業的資金、科技、人才優勢融入到我鎮辣椒產業發展優勢當中。”德嶺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韓憲青介紹道,“同時,我們還組成招商工作組,赴山東、四川、貴州、河南、新疆等地考察學習,招商引資16次,通過‘引進來’‘走出去’雙管齊下,為打造‘一鎮一品’辣椒全產業鏈提供有力支撐。”
近期,德嶺山鎮第一茬蕪湖椒迎來采收季,義堂紅辣椒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又一片繁忙。如今的德嶺山鎮與“辣椒”已經緊緊掛鉤,今年,全鎮辣椒種植面積達3萬畝,2025年辣椒種植面積計劃將翻一番達到7萬畝,覆蓋四義堂村、烏鎮村、大圣村、勝利村、蘇獨侖嘎查等眾多嘎查村。
通訊員 康樂
四義堂村的辣椒喜獲豐收。俎偉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