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趙安華(左)在為村民簽批文件。受訪者供圖
元宵佳節前后幾天,在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丹水鎮朝陽村的幸福大院里,不時傳來陣陣歌聲、鑼鼓聲以及村民們熱烈的掌聲和笑聲。這是朝陽村為慶祝傳統節日而舉辦的文化活動。活動中,村民們親自上陣,奉上各種各樣的精彩節目,不僅有舞獅,還有戲曲、舞蹈等。
“村里這兩年越變越好,生活在這里真是太幸福了!”參加活動的50多歲的村民李富貴激動地對記者說。
近年來,西峽縣朝陽村通過選優配強領導班子,規范化抓好黨建工作,鼓勵黨員帶頭試水新產業,使村集體收入扭虧為盈,村容村貌顯著改變,村民過上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能人回村改變班子面貌
走進朝陽村,一條條鄉間公路干凈平坦,一排排嶄新的農房鱗次櫛比,土地全都翻新等待播種,村子一側的純凈水廠里,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工作著,儼然一幅充滿生機的美麗景象。
然而3年前,朝陽村還是一個黨組織軟弱渙散的村子,村“兩委”作用不明顯,黨員開會積極性不高,集體欠債達10多萬元。
作為朝陽村的一名共產黨員,趙安華雖然長期在縣城工作生活,但始終關注著家鄉的發展。早在2016年,他就組織建立了一個“朝陽村民連心群”,組織有能力的村民為本村老師和困難學生、孤寡老人捐款10多萬元。
2019年,當他看到相鄰的黃營村山上有產業、門前有游園,反觀朝陽村卻是一副破敗落后的面貌,甚至被南陽市委掛牌為軟弱渙散、經濟欠發達村,心里很不是滋味。
恰逢村“兩委”換屆,趙安華便主動與丹水鎮聯系,回村參與競選。有人問:“放著縣城的好日子不過,你回村弄啥?”趙安華回答:“那是我的家鄉,我要回去改變它!”
同年10月,當他高票當選為朝陽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后,才清楚地知道自己面臨的是怎樣一場硬仗:缺資金、少勞力、沒技術、無產業。1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朝不保夕,產業基礎薄弱,公共設施不全,村里部分道路沒有硬化,村容村貌一塌糊涂。
面對這些難題,趙安華決心從班子建設入手。在全體黨員、村民組長、群眾代表大會上趙安華說:“我們黨員干部、群眾代表是百姓的主心骨、領頭羊。從今天開始,我們朝陽村黨支部要抱著‘有一必爭,有冠必奪,有旗必扛’的態度,建設家鄉,服務群眾。”
就這樣,趙安華把原單位的規定帶到了村“兩委”,他規定村“兩委”每周一都要開一次例會。在黨員管理方面,從認真收繳黨費開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定期民主評議黨員,把每個月20日固定起來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為調動村民組長的積極性,趙安華還自掏腰包,將村民組長的工資在300元的基礎上,設置了500元和800元兩個新檔次,鼓勵村民組長積極踴躍地為村子謀發展,為村民送服務。自此,朝陽村“兩委”干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越來越明顯。
黨員帶頭發展支柱產業
班子捋順后,朝陽村“兩委”謀劃為村民辦些實事。經過在“朝陽村民連心群”中熱烈的討論,大家一致決定先把村文化廣場建起來,讓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婦女兒童有地方鍛煉身體。
說干就干,趙安華帶頭在“村民連心群”里捐了5000元。看到趙書記帶頭,黨員、群眾代表、在外務工人員紛紛跟進,短短一個月竟然籌集了7萬多元,老百姓們都驚嘆不已。更想不到的是,在家的老人們不但捐了錢還出了義務工。不到兩個月時間,高標準的朝陽村文化廣場就竣工使用。整潔的大理石地面、完備的健身器材、璀璨的照明設備讓大伙備感自豪。“村里老早就想建廣場了,幾年了也沒建成,沒想到村‘兩委’剛換屆就給辦成了,真中!”村民們紛紛說道。
廣場建好了,可朝陽村還是缺乏支柱產業,這讓村“兩委”很是頭疼。一次,南陽市委組織部、扶貧辦、紀委等部門工作人員下來走訪,為村子謀劃發展。見工作人員辛苦,趙安華就招呼他們喝水。
水剛一下肚,工作人員就問:“趙書記,你這個水是哪里買的?水質干凈,味道還有點甜。”
“這個水不是買的,是我們村子上一處泉眼里的水。”趙安華笑著說。
工作人員詢問泉眼的情況后說:“咱們村既然有這資源,為啥不建個水廠呢?”
對啊,我怎么沒有想到呢?趙安華心想。工作隊走后,他立馬組織村“兩委”開會討論,并且進行市場調研,最終敲定了純凈水這一產業。
產業確定后,村“兩委”決定采取“黨員帶頭、自愿入股、利潤共享、風險共擔”的模式,建立朝陽寨純凈水有限責任公司,制定公司章程,并設立每股1000元。
然而對于這樣的“新鮮事”,很多村民并不理解,對入股猶豫不定。村“兩委”成員便家家走訪,戶戶宣傳,最終實現全村80%黨員家庭入股。雖然這次入股范圍不大,但黨員們卻起了帶頭示范作用。后來純凈水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時間,盈利10多萬元。
在公司初見效益以后,村民看到了希望,都紛紛要求入股,積極性空前高漲,但老股民有的卻不同意擴股。此時,村黨支部充分發揮統攬全局的作用,走共同致富之路,用真心真情去做老股民的思想工作,引導他們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支持支部工作。最終全村村民大量入股,共籌集資金113.5萬元,推動了純凈水公司的進一步發展。
純凈水公司發展起來之后,村里的幸福大院改建、村道整修等工作也逐一落實,煙草、香菇、冬桃等產業也蒸蒸日上,朝陽村一天一個模樣地發生著變化。
干群一心提振精氣神
隨著朝陽村“兩委”干的實事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村民團結在村黨支部周圍,想為村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35歲的村民陶曉鵬就是其中之一。
陶曉鵬過去在丹水鎮開辦了一家手機店,賣手機之余兼顧鎮上的網絡維修,一年有15萬至20萬元的收入。這兩年,看到村子在新班子的帶領下面貌煥然一新,他也被村黨支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所感染。去年3月,他放棄了鎮上的生意,到村里的純凈水公司工作。
“以前干活雖然自己賺錢了,但是沒有帶動村子發展。現在雖然賺得少了,但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干得很開心。”陶曉鵬說,“我已經多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早日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近兩年,像陶曉鵬這樣關心村集體發展的年輕人也有一些,村黨支部會著重關注,把他們作為后備干部來培養。”趙安華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在黨支部的影響下,加入“朝陽村民連心群”的群眾也越來越多,村黨支部在此基礎上組建了志愿者服務隊,把志愿者服務隊人員按個人能力、職業、愛好劃分為朝陽村美麗鄉村建設謀劃規劃領導小組、鄉村經濟振興建設領導小組、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鄉村矛盾糾紛調解領導小組。
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為提升群眾的文明素養,從內心形成愛護環境的意識,村里還拿出資金,每月評選一批五美示范庭院、十星級文明戶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獎勵,形成了示范引領效應。
“通過典型帶動,讓先進更先進,后進趕超先進,現在家家戶戶都在明爭暗賽,比戶容,比干凈,形成了良性循環。”朝陽村村委會副主任張玉峰說。
“朝陽村這屆班子有思路,大家都很認可和擁護,村里這兩年變化很大,組組有項目,戶戶有收入,我家也穩定脫貧了。我們對村領導班子都很滿意。”正在義務清掃村里道路的脫貧戶楊相鋒對村“兩委”班子贊不絕口。
“最近我們召開了村委會、村民大會,確定了今年的發展思路,明確要辦理的幾件實事。我們將趁熱打鐵,再接再厲,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建強基層堡壘,讓黨建成為集體發展和群眾致富的引擎。”談及未來的發展,趙安華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