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提到,“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距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只剩下200多天的時間,這是最后的總攻時刻,唯有保持“計日讀秒、只爭朝夕”的拼搏狀態,按下脫貧攻堅“快進鍵”,方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要樹立“堅如磐石”的必勝信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奔热涣⑾隆败娏顮睢?,就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行必踐諾。江西井岡山市神山村在鄉村振興中書寫了“神氣”故事;“引洮工程”送來的洮河水,滋潤著干旱缺水的“三西大地”;四川涼山“懸崖村”村民告別“天梯”搬進新家,生活越過越興隆……一曲曲改變命運、邁向全面小康的壯麗凱歌,是中華民族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具象體現。實踐證明,“深度貧困是完全可以戰勝的”,只要我們堅定必勝的信心和一鼓作氣的決心,咬定目標不松勁、不獲全勝不收兵,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全面脫貧、全面小康的目標任務。
要激發“盡銳出戰”的蓬勃干勁。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千年夢想,百年奮斗,從“洪水滔天”到“屋舍儼然”,從“解決溫飽”到“擺脫貧困”,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幾輪攻堅剩下的深度貧困堡壘,是最后的決戰山頭,絕不會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打贏。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響,攻堅任務更加艱巨,尤需我們團結一心、共克時艱,激發“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的蓬勃干勁,下一番“繡花”功夫,堅持因戶施策、因人施策,找準“窮根”、明確靶向,找到點上、扶到根上。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迎著困難上、盯著項目干,以扎實的作風、沖刺的速度、攻堅的狀態,不改初心、一往無前,實現脫貧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錚錚誓言。
要保持“久久為功”的韌性毅力。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脫貧攻堅“決非一日一時之攻”,也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健全和執行好返貧人口監測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上坡路最難走,解決了絕對貧困,相對貧困還會長期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會長期存在,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把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與繼續攻堅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防止返貧機制,定期開展“回頭看”,對已經實現脫貧的人口,及時跟蹤、追蹤,堅持“扶上馬、送一程”,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交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滿意答卷。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