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中國的穩定,四個現代化的實現,要有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組織路線是為政治路線服務的,各級組織部門只有自覺把組織工作放到黨的百年歷史中去審視,從中汲取奮進力量、激發工作斗志,才能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要秉承“趕考”心態不放松,在不斷對標中錨定旗幟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全局出發,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回答一系列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重大問題。
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根本目的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堅強保證。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新時代組織工作所要堅守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自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各級組織部門要進一步推動各級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不斷增強各級黨組織抓落實的執行能力。要準確把握發展賦予組織工作的時代內涵,自覺站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謀劃推動新時期組織工作,充分調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廣泛匯聚各方面黨員干部人才智慧力量,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堅強保證。
要永葆“迎考”狀態不懈怠,在理論武裝中增強能力本領。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黨內集中教育和持續開展的經常性教育,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不斷深入。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我們黨的鮮明特色和光榮傳統。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河北雄安新區、滄州市、石家莊市等地,圍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進行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北京、天津、河北3省市黨委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切實抓好主題教育,進一步增強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堅強保證。”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應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組織部門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謀劃推進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系統、深入學習,才能完整、準確、全面領會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對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才能更好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要樹立“應考”姿態不掉隊,在大戰大考中書寫優異答卷。決戰脫貧攻堅,黨中央一聲令下,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同廣大鄉村干部沖鋒陷陣,創造人類反貧困斗爭的偉大奇跡。抗擊世紀疫情,大批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成立臨時黨組織24.4萬個,2.5萬多名優秀分子在火線上宣誓入黨,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只有黨的各級組織都健全、都過硬,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黨的領導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無論是脫貧攻堅的沖鋒陷陣,還是疫情防控的及時下沉,新形勢新任務下,對黨的基層黨組織的引領與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級組織部門要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等問題,從組織上、制度上、程序上保證黨的領導落實到各層級各領域各方面。特別要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平急轉換機制建設,實現平時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實時感知,戰時狀態迅速響應、有呼必應,平戰能夠靈活轉換,真正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成為基層治理效能。(河北秦皇島撫寧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