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筆者從威寧自治縣龍街鎮獲悉,該鎮為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依法依規讓成年子女對父母盡贍養義務,出臺對不盡贍養義務人員的處理機制。
據了解,該鎮采取六個步驟對不盡贍養義務人員的處理,即建立臺賬管理、完善相關機制、用法治倡導文明、發揮人民調解委員會作用、支持起訴原則應用、加強行政管理及司法打擊保障。
建立臺賬管理。首先,24個行政村(社區)兩委排查分類登記所屬范圍內無人贍養老人情況,按照無子女五保戶、家屬放棄贍養戶、家屬遺棄戶等類型分類建立臺賬登記上報,因漏排、漏登造成嚴重后果的,將由相關部門處理。
完善相關機制。要求全鎮24個行政村(社區)制定村規民約,內容必須要有對遺棄、拒不贍養老人的懲戒規定,用自我管理的方式宣傳和引導群眾尊老愛幼、樹立良好道德風尚。
法治倡導文明。該鎮綜治辦、司法所、派出所、婦聯、團委等部門開展送法“進村(社區)”、“進寨”、“進戶”“進學校”,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到村和校園的法治服務活動。針對有遺棄、虐待老人的家庭進行法治援助,經宣傳引導不改正的,把記錄作為以后支持訴訟、行政管理、司法打擊的依據。
發揮調解作用。根據行政村(社區)排查出來不盡贍養義務的情況,采用一戶一策的方式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功的由行政村(社區)委員會指定贍養人,被指定人不服的,告知其有訴訟權利但要先行履行義務避免被贍養人出現無人管理狀態。
起訴原則應用。該鎮綜治辦、司法所、派出所、婦聯、團委等職能部門,對惡意逃避不盡贍養義務的要幫助權利人通過法律渠道保障權利實現。可通過提供法律援助、代為書寫訴狀、代為立案等方式進行,配合法院在法定時限內迅速啟動立案審判程序,快速實現權利人的法定權利。
行政管理司法打擊。對喪失勞動能力、無勞動能力的老人戶籍是獨立狀態的,由派出所根據行政村(社區)委會指定贍養意見將戶口合并。對非法享受國家政策照顧,惡意將老人遺棄的將依法追究責任。對構成行政違法的,派出所將迅速立案查處,將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進入司法流程處理,派出所在打擊、移送司法機關時將法治教育、指定贍養意見等材料收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