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鳳杰了解黃牛養殖情況。
連線對象:谷鳳杰(吉林省敦化市大石頭鎮三道河子村書記、主任)
11月6日下午,赴京參加“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頒獎儀式的谷鳳杰回到村里,便一頭扎進牛棚,和村班子成員一道研究“牛村”下一步的發展。
1998年,鎮領導動員谷鳳杰的丈夫丁志華回村當書記,帶領村民拔窮根。為了支持丈夫,谷鳳杰毅然關掉經營紅火的私房餐館,跟著回了村。2010年5月,丁志華突發心臟病去世,鄉親們希望谷鳳杰“繼續帶領大家奔富路。”
接過村書記這副重擔,谷鳳杰闖出了黃牛養殖這條路。如今的三道河子村,95%以上的農戶從事黃牛養殖,黃牛存欄3000頭,年銷售近千頭,成為遠近聞名的“牛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她上任之初的8000元增長到3.5萬元。“帶領村民拔窮根,是丈夫生前的最大心愿,如今我替他做到了。”說起往事,谷鳳杰眼里閃著淚花。
提起“牛產業”,谷鳳杰有說不完的話。2015年,她在村里帶頭養起第一頭黃牛,并自掏腰包送村民外出學技術,為30多戶村民擔保貸款200多萬元。
眼下,谷鳳杰考慮得最多的是,“牛村”下一步該如何使“牛勁”?今年以來,谷鳳杰經過調研,打算在農產品深加工、完善產業鏈上下苦功,“打算建一個小型屠宰場,打造自己的牛肉品牌,讓農產品收益最大化。”
不僅如此,在三道河子村的規劃藍圖上,多元產業鏈不斷延伸。利用緊鄰亞光湖國家濕地公園優勢,村里正在謀劃打造“游濕地公園、觀馬蘭花海、住草原帳篷、品三河美味”的特色旅游品牌,促進農旅融合、產業升級。
谷鳳杰觀察到,隨著村民兜里越來越有錢,也出現了農閑時喝酒、賭博,家庭鄰里不和睦等不和諧現象。村黨支部決定從“孝”字入手,涵養文明村風,打出了一套組合拳:興建“孝道文化墻”、創建“孝賢村”、開設“道德大講堂”……
最讓鄉親們津津樂道的是,村里不久前為幾對老年夫婦舉辦的金婚慶典,“穿的那衣服,坐的那車,那盛況,嘖嘖嘖……兒孫們都眼紅呢!”村民劉桂新笑得合不攏嘴。“我們就是要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群眾尊老愛幼、懂禮守儀,實現鄉村善治,讓村民的笑容越來越燦爛……”谷鳳杰說。
受谷鳳杰的影響和感染,她的女兒丁淇也關掉了自己在城里的多家門店,和丈夫一起回村開了一家農業公司,拓寬農產品銷路,為村民提供家門口的崗位。
像丁淇這樣,回村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年輕人回來了,事業就有盼頭了。”谷鳳杰感慨道。11月中旬,得知遼寧大連發生新冠疫情后,谷鳳杰委派村里優秀青年代表趕到大連,向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捐贈了價值10萬元的愛心物資。“讓年輕人去,就是要讓他們明白,當好村干部要懂得感恩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