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我來到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瑤族自治縣南溪鎮南溪村駐村。
呂娜幫村民測體溫。
剛到村時,我發現了一條狹窄的土路,大約七八百米,路上有積水,路的盡頭是南溪村曼爬村民小組,那里住了8戶人家。
為了修好這條給8戶群眾“添堵”的路,我向駐村第一書記和村書記匯報了自己的想法。他們很支持,拍板盡快行動。
接著我們分頭籌資金、聯系物料,動員在家的所有村民參加施工。各項工作進展得很順利,似乎很快就能修成一條好路。當時我心里不禁產生疑惑:這么一件容易干成的事,怎么會拖至現在?
現實還是打醒了我,讓我明白了在基層干成一件事的難度。
由于預算失誤,路修了一半,物料就用完了,工程瀕臨停工;還有,村民雖然肯賣力,但缺乏修路技術,路面質量參差不齊。“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困難總有辦法解決。”駐村工作隊隊長站了出來,領著我們想辦法、找出路,開著自己的車帶上我們四處奔波、協調物資。
經反復對接,縣住建局支援了我們15噸水泥,一家水泥生產企業捐出了10噸水泥,村里兩家采石場增加了150余噸鋪路石支持。各方的愛心匯聚到這條路上。9月25日,全長700余米,寬2.5米的道路修成通車,8戶村民實現了戶戶通。
曼爬小組的一位大齡小伙子告訴我,“路修好了,帶女朋友回家的底氣都足了!”路修好了,于我而言,也收獲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很小,但把大家的力量聚到一起就能量很大。一個人身上的光微不足道,每個人身上的光聚到一起就能熠熠生輝。我們村是個農業村,村民們過去主要種蔬菜、肉桂、橡膠,現在正在大力發展香蕉產業,產品賣到全國各地。道路的暢通,圓了8戶人家的增收致富夢。
這條路,不僅是一條方便8戶村民出行的路,也是一條幫助我們走進群眾心里的路,一條領著群眾踏上鄉村振興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