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飄在果園了解結果情況。
既協調推進鎮里的環島旅游公路征地和產業項目建設,又利用休息時間完善全國兩會建議——2月18日,全國人大代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政府干部陳飄,從晨光熹微到萬家燈火,忙碌而充實。
自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陳飄一直關注“三農”工作尤其是特色產業發展。他表示,做好人大代表工作,就是要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期望,如實反映人民群眾心聲,維護群眾利益。
陳飄曾擔任英州鎮母爸村黨總支書記5年。在此期間,他積極與上級相關部門溝通,推動環村路硬化;協調修建攔水壩和水利渠道,開挖農用灌溉深水井;挨家挨戶走訪,促進全村危房改造;推進村委會文化室建設,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組建村集體企業,整合村莊土地資源,為當地群眾創造就業崗位;以“線上線下”方式,向省內外推介村里的農產品……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措施,讓他贏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陳飄介紹,這幾年,他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虛心傾聽各方聲音,共提交涉及“三農”、自貿港建設的建議23份,均得到相關部門的回復。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陳飄力爭拿出更高質量建議。
經過多方走訪、深入調研,陳飄發揮大學期間所學網絡工程專業的優勢,就關于如何做好海南省農業產業化大數據平臺建設提出建議。“建議將海南全省范圍內的農業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建立農業大數據管理平臺。”陳飄提出,努力實現大平臺、大數據、大服務的農業信息化發展架構,形成統一的海南農業信息化標準業務運營機制、完善農業基礎數據庫和公共數據庫,實現全省涉農數據分類、采集、發布與使用的標準化與規范化。
近段時間,陳飄還在繼續搜集整理資料,進一步為該建議提供充分依據。他分析,海南作為全國熱帶現代農業基地,有必要盡快建立農業大數據信息平臺,以解決農業生產、消費信息不對稱問題;建立綜合的數據平臺既可調控農業生產,也可記錄分析農業種養過程、流通過程中的動態變化,及時采取調控和管理措施;激勵企業創新,讓農業大數據“活”起來,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先進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