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內蒙古河套平原處處是豐收場景,民主村也迎來了西紅柿大豐收。全村400戶農民種植的1000畝大棚西紅柿正在裝車外運,預計每畝可增收1.5萬元到2萬元。這幾天,我一邊忙著幫助村民聯絡外地經銷商,加緊外運,一邊挨家挨戶收集社情民意,我要將家鄉的變化和全村3000多名父老鄉親的心聲帶到北京去。
走進民主村,仿佛置身江南水鄉。近年來,民主村先后引進社會資金5470萬元,建成集庭院經濟、沙區體驗、園林觀光、農產品貿易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年均接待各方游客30萬人次,全村人均收入達到2.7萬元,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產業興旺,治理有效。2015年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推行了“五人小組”工作法,通過“五張嘴參與議事、十只眼睛全程監督、五支筆復審把關”,實現村民“家門口”的民主治理。我們村先后榮獲全國“最美鄉村”和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喜迎二十大,奮斗向未來。我們將依托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契機,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增加畝均效益,讓農民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生活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