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七五的身高,黝黑的臉上總露出謙虛的微笑,平頭上的每根頭發都精神抖擻地豎著,全身透著一股年輕人特有的活力與精干。
今年37歲的胡國權,2016年退役后來到江西省萬安縣人社局工作,2021年派駐到沙坪鎮增仚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
一到增仚村,胡國權就投入了“戰斗”。可是,村情不了解,民情不熟悉,工作無抓手。“增仚村比較大,為了聽取民聲,方便走訪,我想到了手繪地圖。”手繪地圖的技能,對于胡國權這樣一個12年的老兵,簡直是手到擒來。
通過連續幾天緊鑼密鼓的走訪,胡國權繪就了一張詳盡的增仚村“民情地圖”,地圖以主村道為主干,通過一條條斜出的枝丫,將22個自然村小組,95戶脫貧戶,7戶監測戶,7戶特困供養戶一一清晰標注,每個自然村小組的情況了然于胸,每戶農家的家長里短記在心上。這張“民情地圖”,讓胡國權的工作思路豁然開朗。
胡國權在連隊是運輸大隊的機修兵,練就了過硬的維修技能,他的機修工具,總是隨時放在車上。他從沒想過,這項技能還能與第一書記的工作搭上了邊。2023年3月一個晴朗的日子,胡國權早早地出了村委會,想去幾個村小組看看農戶春耕備耕的情況。
胡國權走在村道上,遠遠地看見路旁的一塊水田里,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擺弄一臺微耕機。“一定是機器出了什么問題。”胡國權暗自思忖,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伐。還有幾十米遠,胡國權就一眼認出來,擺弄微耕機正是羅忠炎。胡國權挽起褲腿,下到田里詢問情況,可羅忠炎也說不出機器毛病出在哪里。胡國權一邊操作,一邊觀察,初步診斷是離合器的問題。他試著先調整了離合拉線的松緊,沒用。那一定是離合器片磨損嚴重,需要更換。胡國權為羅忠炎的微耕機換上了新的離合器片,微耕機啟動了,“突突突”地唱著悅耳動聽的歌聲,歡快地在水田里奔跑。
又過幾天,胡國權正在辦公室整理這些天的工作情況,無意間聽到來村里辦事的村民說,楓樹潭村小組王維蘭的耕田機壞了。眼下正是農忙季節,天空還下著雨,胡國權背上自己的工具袋就出發了。胡國權來到楓樹潭,鎮上的維修師傅正在拆卸發動機的螺絲,還沒有找到問題。胡國權摸了一遍情況,有了大致的判斷。和維修師傅交流意見后,直接上手,找到了問題癥結,更換了損壞的配件。
在回村委會的路上,維修成功的喜悅讓胡國權想得更遠更深,村里大小農機幾十上百臺,而鎮上只有一家農機維修服務店,何不成立一支農機維修隊?前些日子,胡國權告訴筆者,他的想法已經變成了動人的現實,包括胡國權,有五位退伍軍人志愿加入“農機維修志愿隊”。胡國權為隊員進行了初步的維修技能培訓,隊伍將為增仚村及其周邊村組提供免費的農機維修服務。就在前幾天,胡國權帶著他的“農機維修志愿隊”為南芫村小組何小紅的微耕機進行了一次維修。他說,只要村民肯學,他愿意把自己的維修技能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來。
胡國權奉獻的何嘗只是一種維修技能,更是他為民辦實事的情懷。去年,增仚村家家戶戶農產品喜獲豐收,增仚村20余蜂農自家野生蜂蜜一年只收割一次,全村有5000余斤蜂蜜面臨銷售難且價格低的問題。胡國權得知情況后,急在心里,為解決村民“土特產”銷售問題,胡國權打造了“第一書記直播間”,幫村里的老表賣貨。
起初胡國權只在朋友圈發一發,為了進一步拓寬銷路,2023年5月,胡國權化身主播,開始了直播帶貨。截至目前,胡國權抖音賬號有2.2萬余名粉絲,銷售農產品3000余單,為村民增收30萬余元,當地村民紛紛為辦實事的黨員干部點贊。
通訊員 羅宏金
胡國權(右一)與村民共同繪制增仚村民情地圖(梅科紅 攝)
胡國權(左一)組織村民開展農耕機維護保養培訓 (梅科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