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文嵐(右一)在村里走訪。 (資料圖)
2023年8月,我來到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鎮唐圩村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開啟基層“求學”之旅。
初入基層,村黨支部書記王先兵是我的老師。剛到村里,我不知道自己能為村里做些什么,王書記一句“站在岸上不會水”點醒了我。是的,站在岸上永遠學不會游泳,只有實踐才能掌握要點。于是,我從“三務”公開欄開始了解村情,深度參與村里的宣傳、黨建、民政等業務。在王書記面前,我總有各種問題,他也總是耐心地予以解答。在他的指導幫助下,我的基層求學之旅少走了許多彎路,多取了幾本“真經”,也有了一個學習進步的追趕目標。
讀懂基層,老黨員是我的老師。黨支部曾開展“民呼我為,接訴即辦”活動。一開始,我往往一進村民的家門,就碰一鼻子灰。村里的老黨員李哥告訴我,和村民打交道要先學會說“家常話”,才能拉近距離。按著他的辦法,我和村民交流越來越流暢。在調研中,我發現群眾反饋比較集中的問題是村醫務室門口地面沒有硬化,看病停車不方便。后來我們爭取到了2萬元資金,硬化了路面,并且規劃了停車位。諸如此類的一次次嘗試、努力,讓我逐漸褪去青澀、稚氣,學會像“老鄉鎮”一樣熟練處理群眾關系和基層事務,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唯有歷練,才能成長”。
扎根基層,鄉村能人是我的老師。到村任職這段時間,我發現除了村干部,在村內比較有“發言權”和“號召力”的群體是老黨員和鄉村能人。他們德高望重、能力突出,心系村莊發展、深受村民尊敬,我經常和返鄉創業、反哺家鄉的能人一起交流,學習他們干事創業的方法,并運用到工作中。
在鎮黨委和鄉村能人的大力支持下,唐圩村從過去的省定經濟薄弱村蝶變成現在的“江蘇省鄉村旅游重點村”,走上了一條產業鮮明、活力強勁的農文旅融合發展道路,網紅農場、定制私廚、風情民宿等新興業態蓬勃發展,慕名而來的游客們絡繹不絕……對我來說,職業第一站是從唐圩村起步,未來的路勢必還有很多山要翻、很多嶺要越,但只要一如既往地保持探索、思考、學習,一定能在新的“求學”階段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