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疃村地處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張村鎮里口山風景區腹地,依托良好的區域和資源稟賦,逐漸形成了以觀光采摘、精品民宿為主題的鄉村旅游勝地。然而,當前王家疃村的旅游發展仍局限于“賞鄉村景、吃農家飯、干農家活”的模式,尚未構建起完善的旅游產業體系,在宣傳推廣上,也缺乏創新性和針對性策略。王家疃村有80余名村民在村內實現就業,村中缺乏農業技術、鄉村旅游方面的專業人才。村民大多從事低收入、影響力有限的景區工作,在旅游產業發展中的受益比例不高,且難以參與村莊的未來規劃決策,導致發展成果未能公平惠及全體村民。對此,我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加大旅游產業扶持力度,主打特色旅游產品,走品牌化推廣戰略。扶持鄉村民宿產業,拍攝“快節奏中的慢生活”宣傳片,全方位展示本村精品院落,吸引外地游客來到王家疃村體驗膠東民宿風情。針對村民管理經驗不足的情況,安排村民參加專業培訓班、參觀學習示范村鎮民宿管理。開發多樣文旅產品,拍攝“指尖上的花餑餑”“威海福文化的由來”“舌尖上的王家疃”等宣傳片。同時,立足客源市場打造特色品牌旅游項目,以特色鐵鍋燉為招牌,定期開展“美食文化節”活動,打造舌尖上的美麗鄉村。
深入挖掘鄉村內涵,創新旅游宣傳方式,打造休閑旅游IP。深挖鄉村文化內涵,拍攝“Ta從這里來”宣傳片,將王家疃村文史精華、歷代名人生動演繹出來,加強傳統文化的傳播力度。收集各類家書、傳說故事等體現本村特色文化的歷史留存,為“行走山東·讀懂中國”講好威海故事,創新旅游宣傳方式,拍攝“我與王家疃的初春美麗約會”宣傳片,以個人視角帶領全國各地觀眾“云踏青”,逐步打造“王家疃的十二良辰”鄉村旅游IP。同時打造3D旅游特色產業,讓游客自主選擇方式領略王家疃村諸多美景,進一步改變早期以農家樂、采摘游為主的鄉村旅游模式,探索發展研學體驗、鄉村節慶、文化展覽等新亮點。
創造更多就業渠道,廣泛吸納村民參與,營造人才發展空間。吸納村民群眾參與拍攝“蝶變的王家疃”宣傳片,從人居環境改善、村莊清潔行動、生態產業入駐等方面帶領游客“沉浸式”游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帶動更多村民參與本村休閑旅游產業發展,把旅游資源轉化為旅游經濟,實現旅游與產業耦合發展。在產業發展中進一步確保本村村民主體地位,鼓勵發展鏈條長、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產業,將發展收益最大限度保存在王家疃村。努力打造留住人才的發展空間,以定向委培、引導培養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強鄉村旅游就業人員隊伍建設,為王家疃村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張村鎮王家疃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