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天鎮縣是全省深度貧困縣,肩負著5.17萬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近年來,該縣以“三基建設”為統領,重點開展五大行動,推動人員、資本和資源進一線,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優勢。
開展“強腰”行動,建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加大培訓力度,組織村主干800多人次到膠州、崇禮、赤水等地參觀學習,每期組織25名村支書參加人社部高級輪訓。提高村主干報酬,鄉鎮“五小建設”、村級活動中心全覆蓋。建立在外人才、回鄉人才和本土人才三本臺賬,開展親情、鄉情、定向招才,一大批能人帶著致富項目當上村主干,成為帶領群眾脫貧的主心骨。
開展“搭臺”行動,讓資源力量精準聚焦見成效。包聯縣領導擔任鄉鎮脫貧攻堅總指揮,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擔任執行指揮長,鄉鎮班子成員擔任村級指揮所所長,嚴明責任抓脫貧。統籌財政扶貧資金,用好“一縣一策”,突出鄉鎮主體,放權村“兩委”,促進項目資金精準、高效使用。
開展“先鋒”行動,讓黨員干部投身一線有作為。強化“下沉一線、爭當先鋒”的用人導向,選派44名年輕干部組成6個脫貧小分隊,工資在原單位領,業績在新崗位創,啃下了“萬家樂”移民新區等“硬骨頭”,引進了制衣、黑陶瓷工藝等一大批勞動密集型企業,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提拔12名年輕干部到鄉鎮掛職鍛煉,提拔24名優秀駐村干部、17名小分隊年輕干部。
開展“升級”行動,讓“天鎮保姆”突破瓶頸闖天下。采取“基地+黨支部”運作模式,大力打造“天鎮保姆”升級版。與北京商鯤教育集團合作,成立天鎮、大同兩個支部,并把黨支部建到北京、把黨小組建到課堂,定期開展心理疏導、急困援助、法律維權等活動,當好保姆“娘家人”。
開展“聚力”行動,構筑扶貧大格局。舉辦“扶貧春節聯歡晚會”,宣傳政策、樹立典型,消除等靠要思想;舉辦“孝賢文化節”,邀請在外成功人士獻計出力,感染帶動群眾;籌建老革命閆秀峰良好家風紀念館,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發揮人社部、省交通廳等定點扶貧優勢,引回尤邁基金遠程醫療等扶貧項目,并與大同市云崗、左云等區縣結對,加快產業脫貧步伐。
(本版圖文由天鎮縣委組織部、本報記者張立提供)
天鎮縣干凈整潔的新農村。
天鎮縣通航糧貿有限公司探索“企業+基地+農戶+市場”經營模式,帶動1200戶貧困戶增收。圖為公司員工加工深紅蕓豆。
派駐駐村工作隊,推動資源向一線流動。圖為賈家屯鄉塔兒村駐村工作隊員走訪貧困老人。
天鎮縣博誠蔬菜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把產業扶貧作為重要抓手,帶動1000余戶貧困戶脫貧增收。圖為公司技術員指導貧困戶分揀干青椒。
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發展特色產業助脫貧。圖為玉泉鎮葛家屯村黨支部書記了解養雞大戶發展情況。
天鎮縣是全國首批光伏扶貧試點縣,光伏發電成為貧困村增加集體收入的重要途徑。
打造“天鎮保姆”特色勞務品牌,帶動1萬余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圖為天鎮保姆大學教師開展老年病患護理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