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鎮惠營房村是當地一個小山村,也是全鎮25個行政村中倒數第一的“落后村”和“老大難村”。通過調查摸底,鎮黨委和鎮政府認為常年在外創業的村民周建忠是最合適的“領頭羊”人選,去年9月在村兩委換屆中,周建忠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村里有幾條土路,多年來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冰雪天滑跟頭”,老少爺們盼修路盼得“眼紅”。一條主路原本足有20米寬,由于亂搭亂建、亂堆柴草和垃圾雜物,道路被擠占得只剩兩三米寬,車輛無法會車行駛。
修路迫在眉睫。為籌措修路資金,周建忠磨破嘴皮,爭取列入市財政“一事一議”,撥付資金9萬元,他自己又墊了七八萬元,拉來沙子、砟子。看到周建忠這么實干,全村人的心一下子聚了起來,村民踴躍出工出力,還主動拿出大米、白面、食油、蔬菜、肉類、飲料、礦泉水,為施工人員改善伙食。
經過一個月的緊張施工,全村道路硬化已完成2100多米,老少爺們出出進進可舒心了。
在農村,私搭亂建較為普遍,惠營房村更為突出。有的農戶認為,街道姓“公”不姓“私”,不占白不占。有的還私自把牛(羊)棚和茅廁建在街道旁。拆除私搭亂建,涉及村民利益,情況復雜、難度較大。周建忠通過上門入戶,深入細致地做思想工作,實打實地講明眼前與長遠發展的關系,村民們逐漸被勸服了。
惠營房村農戶家的房前屋后栽有核桃樹,要想拓寬街道和部分街道取直就得鏟除一部分樹。周建忠首先拿自家親嬸子開刀。想不到嬸子說:“建忠啊,你不要為難,嬸子知道你是為了搞好村子,就先把咱家的核桃樹刨掉吧。”見此情景,原來有抵觸情緒的農戶,也都主動自覺地刨掉了“攔路樹”。
據統計,全村現已拆除院外禽舍20余處、廁所30余處、柴草棚40余處、車庫2處、小菜園40余處;清理石堆、土堆、糞堆及建筑生活垃圾等3000余立方米;平整街道3000余米,栽植樹木300多株;砌筑文化墻66米、景觀墻50多米;五口古井已修復使用,并保留了兩盤碾子。到目前,全村累計出動義務工2000多個。村民信心十足地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受益心里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