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浦江,有這樣一個現代化的農村,村內3幢32層高樓聳立,4萬平方米電子商務區集聚,五年間村集體資產從10萬元猛增至2個億。這個村就是浦江縣浦南街道石埠頭村,是全縣鄉村振興的典范。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今年57歲的黨支部書記黃惟善,就是石埠頭村振興的“領頭羊”。
農房改造難,13個月簽約百分百
1997年,黃惟善辦起和平化纖專件廠,一個人既當總經理又當業務員,憑著不斷的努力,企業漸漸做大。
黃惟善是土生土長的石埠頭村人。每次回到村里,看到雨天泥濘的土路,“臟亂差”的環境,汛期只能趟水出行,心中有種說不出的酸楚。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全村人的居住環境。
2003年,村級換屆選舉時,黃惟善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他對全體黨員承諾:要在三年里完成石埠頭村整村改造。隨后就把家中產業交給老婆、兒子,自己全身心地撲到村里。
然而,一腔熱情并沒有很快化為成效。由于村民之間矛盾糾紛復雜、歷史遺留問題多、土地規劃調整等原因,黃惟善的農房改造計劃屢次啟動,屢次擱淺。
轉機發生在2012年,浦江江南新區開發建設實質性啟動,由于涉及縣體育中心、浦南大道等重點項目建設,石埠頭村的整村拆遷進入倒計時。
全村235戶646人,各有各的訴求,各有各的困難,如何“一碗水端平”?對此,黃惟善堅持“以公開促公平”,投票選舉成立村農房改造領導小組,擬訂《石埠頭村農房改造細則》,農房改造程序、安置補償標準等內容反復向村民小組征求意見,修改后再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農房改造配備設施、高層公寓等大大小小工程涉及資金上億元,他帶頭落實規定,每項工程都公開招投標,嚴禁村“兩委”干部插手工程建設。
為了取得農戶的理解、支持,黃惟善帶領黨員干部挨家挨戶登門走訪,幫助村民算好經濟賬、住房賬、當前賬和長遠賬。年過半百的張某,因為與兒子鬧別扭,情緒低落,黃惟善多次上門做工作,張某就是不理不睬,甚至拿著菜刀破口大罵:“誰再上門我就跟他同歸于盡。”黃惟善沒有退縮,又一次跑上門來談心、說理,最終,張某的心結被打開,在協議上簽了字。村民老盛,曾經因為移民問題和不滿土地征用多次信訪,黃惟善不厭其煩,苦口婆心,一次又一次上門做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老盛不但簽字息訪,還高興地簽下了拆遷協議。
整個簽約階段,黃惟善幾乎每天早上7點前到辦公室,晚上12點才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經過13個月的攻堅克難,最終實現100%簽約、100%騰空拆除、100%安置。全村拆除舊房建筑面積達50000余平方米,拆后共安置排屋471間、高層公寓264套。
沒有一分地,村里家底卻達2億
農房改造順利進行到破土動工階段,對全村而言是一件大喜事,可黃惟善卻高興不起來。石埠頭村處在江南新區范圍內,村里土地已全部被征用,村民手中沒了發展資源,以后生計靠什么?
2014年,縣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讓黃惟善驚喜萬分。會后,黃惟善立即主持召開村干部會議,讓他沒想到的是,大家“一條聲”地反對發展電子商務。黃惟善不死心,一個人跑部門、找專家,到杭州、寧波、義烏等地考察,回來后把外地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情況詳細向街道黨工委匯報,并向全村黨員干部傳達,終于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基礎設施建設一旦啟動,石埠頭村很快“高大上”起來。按照電商園建設標準,綜合考慮網絡建設和安全建設,村里有了先進的高清數字大屏幕顯示系統和網商會議培訓中心,整個村實現了公共區域治安監控全覆蓋、WIFI網絡服務全覆蓋、光纖入戶全覆蓋。
為吸引電商入戶,村集體拿出500余萬元租用村民471間房子,再由集體轉租給電商,開出“第一年免租金,第二、第三年租金減半”的優惠政策。2015年2月7日“江南網商園”開園,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入園網商86家,到年底達到152家,當年即實現網絡銷售額5.8億元。
目前,園內電商經營品類超過2萬種,營業額2000萬以上的企業達21家,躋身全省五大淘寶村之一,總規模僅次于義烏青巖劉。2018年底石埠頭村又啟動了江南一埠商業綜合體建設,內設準四星級酒店、傳媒影院和養生娛樂會所,集體總資產達2億。
現在的石埠頭村,一排排整齊的房屋,一群群電商人員忙碌的身影……村民們每每看到這些,都相視一笑,頗感欣慰。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石埠頭村全村村民正走在鄉村振興的小康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