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當天邊的第一縷陽光印照在沙峰之上,一座美麗的村莊正在慢慢蘇醒,這就是坐落在巴丹吉林沙漠環抱之中的巴音筍布日嘎查。
巴音筍布日嘎查隸屬于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總面積2020平方公里,其中草場面積168萬畝,公益林面積104萬畝,飼草料基地120畝。近年來,經過脫貧攻堅戰的洗禮,巴音筍布日嘎查駐村工作隊變得更加的“成熟”,他們扎根基層、真抓實干、用心用情,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取得優異的成績。
排查知情,繪就藍圖聚合力。選派什么樣的干部駐村幫扶,是決定落實脫貧攻堅政策、開展幫扶工作的基石,也是打通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的橋梁。自2014年“走轉樹”活動開始,阿右旗就在巴音筍布日嘎查種下幫扶的種子,六年來,精心選拔“擅長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5名優秀干部入駐巴音筍布日嘎查,打造出一支帶不走的駐村工作隊。根據已知的村情、資源和有力條件,駐村工作隊與嘎查村“兩委”瞄準既定目標,制定發展規劃,破解發展難題,不斷鼓實農牧民群眾的腰包。
“我們先走訪排查,再精準施策。每次入戶走訪的時候,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力強不強,四看有無讀書郎,五看收入高不高,六看衛生好不好。”六年來,駐村工作隊多次入戶開展探底工作,摸排在旗境內常住戶83戶250人。在底數清的前提下,按照“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的總要求,夯實主體責任,明確任務清單。駐村工作隊成員白天抓落實、晚上學政策,累計入戶200多次,讓農牧民群眾熟知脫貧政策,樹牢增收致富信心,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開足馬力。
夯實基層,決戰決勝增活力。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領導核心作用。駐村工作隊黨建與扶貧共同發力,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傳、幫、帶”作用,在2018年嘎查“兩委”班子換屆中,率先在全旗40個嘎查中實現了黨支部書記和嘎查達“一肩挑”,班子結構配比進一步優化,40歲以下干部占40%,大中專以上文化占比40%,黨員人數占80%。以加強黨員思想作風建設作為突破口,認真落實組織生活制度,通過主題黨日、微信群、學習強國等途徑,堅持做到有學習計劃、有學習內容,有實踐交流。建立黨員幫扶的工作機制,有針對性的根據群眾聚集地不同,分為4個村民小組,每個村民小組分配5名黨員為代表,定期采取電話聯系和走訪的方式,暢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加強嘎查黨建活動陣地建設,修建擴建活動室,完善黨內制度,積極爭創“最強黨支部”,為加快嘎查各項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精準發力,產業興旺凝共識。以發展壯大嘎查集體經濟作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把“謀發展、促成效”作為駐村工作的重要內容,形成以沙草產業和旅游業為主導養殖業和駝產業為輔的嘎查產業發展體系。通過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下好幫扶資金“及時雨”,嘎查黨組織牽頭做實的旅游驛站、駿棗基地、肉牛養殖等特色集體經濟項目相繼落地,每年為嘎查集體經濟增收13萬元,實現達產增效。在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駐村工作隊竭力幫扶貧困戶,動員年輕農牧民黨員開展“暖心幫扶行動”,選樹3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幫扶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共同發家致富,人均收入30000元以上。通過開展幫扶互助工作,真正讓貧困農牧民從“穩脫貧”向“富起來”轉變。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年,是全面邁進小康社會的關鍵年。巴音筍布日嘎查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將繼續緊扣“圍繞產業抓黨建、抓好黨建強產業”這個思路,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努力實現農牧區基層黨建與經濟發展互動雙贏,以優異成績跑贏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