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準備,廣西梧州市強化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通過打造干事創業平臺、拓寬引才渠道、幫帶試崗磨練等系列舉措“引雁育苗”。
搭建舞臺引人才。堅持用事業吸引人才,整合各類資源向村級傾斜,引導能人參與實施集體經濟項目400多個,進一步搭建干事創業“舞臺”,吸引人才回村興業。
進一步提高村干部崗位待遇,實行“基本報酬+績效報酬+集體經濟發展創收獎勵”的結構性報酬制度,將村干部的平均工資由原來的1700元,提高到目前的2700-3500元,增加崗位吸引力。
37歲的劉永洪是蒙山縣西河鎮有名的能人,在鎮里支持下,返鄉后他創建了豐達水果專業合作社并擔任理事長,近日他被列入桐油坪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我將發揮自己所長,帶領大家增收!”
多點發力選好苗。組織7個縣(市、區)的領導下沉調研摸底,分類建立后備人才信息數據庫,拓寬選人視野。蒼梧縣各鎮建立了1名縣級領導帶隊、2個縣直部門包干、多名鎮村干部參與的摸排工作體系,遍訪所有行政村尋找優秀人才。
同時,公開招募村級后備干部,明確儲備人數、對象范圍等,截至10月底,全市報名人數達到4000多人,其中外出返鄉務工人員報名比例近五成。在村級啟動人才舉薦,由村黨組織召集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討論,將合適人才及時列入培養對象。
目前,該市儲備村級后備干部8100多名,其中致富帶頭人4800多名、大專及以上學歷1000多名、35歲以下的2400多名,年齡和學歷結構進一步優化。
“鎮村聯育”強練兵。創新推行“鎮村聯育”措施,安排村級后備干部到鄉鎮跟班學習,在黨建、涉農部門實崗鍛煉。岑溪市安排200多人到鄉鎮提前“練兵”,在脫貧攻堅、征地搬遷工作中長本領。
村級配備“傳幫帶”導師,全市共安排1300多名村級“導師”,2100多名駐村工作隊員、8100多名村干部,對后備人才“一對一”指導,使其盡快融入工作。
“在鄉鎮跟班期間,鎮村工作都要兼顧,積累了協調溝通經驗,眼界也開闊了許多。”梨木鎮社護村陳洪芳利用學到的三黃雞養殖技術,使村子成為養雞大村,受到了村民的認可;如今她已正式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