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誠信經營村規民約》對我們電商發展大有裨益,這既是一種經營規范,更是一種鞭策鼓勵。我們愿意接受群眾和社會的監督,我們共同營造一種誠信的大環境。”9月3日,談及新制定的《誠信經營村規民約》,江蘇省沭陽縣顏集鎮堰下村花木電商經營戶李向波表示,既要把村里的產品賣到全國各地,又要把沭陽的誠信經營理念傳播到全國各地。
前不久,在沭陽縣顏集鎮堰下村召開的9月份黨群議事會上,參會的全體黨群議事會代表及部分列席電商代表,專題研究討論、表決通過了《誠信經營村規民約》。該村規民約分別從遵守法律法規、合法持證經營、張貼誠信標簽、禁止虛假宣傳、服從行業監管、做好售后保障、加強業務學習、維護交易秩序、嚴格失信懲戒、嚴格遵守約定等十個方面,對網絡電商誠信經營行為進行了明確規定。不僅是全縣首創,也走在了全國前列。
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的江蘇沭陽,是“南花北移之地、北木南遷之所”,是全國聞名的“花木之鄉”。該縣花木種植面積達60萬畝,約占江蘇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國二十分之一。2020年,該縣花木產業年銷售額220億元,從業人員32萬人。在沭陽,各類活躍花木盆景電商達4.5萬余家,有15個“中國淘寶鎮”、84個“中國淘寶村”。
該縣因花木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導致少數短視的經營戶為利益鋌而走險,“虛假宣傳”“賣假苗”等事件時有發生。
為強化誠信電商品牌建設,近年來,沭陽縣相繼開展“十大淘寶精英”“花木誠信電商”評選,設立1000萬元網絡交易誠信專項資金,線下“春風”行動、線上“綠盾”行動、花木“亮牌”行動,持續開展網絡誠信體系建設。同時,圍繞網絡綜合治理工作,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實施網商互助發展工程,通過成立沭陽縣網絡電商互助聯合會等有效舉措,進一步加強網絡文明建設。
“我們制定《誠信經營村規民約》,目的是把誠信經營以村規民約的形式固定下來。”顏集鎮堰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彥春說,以此來規范、引導網絡電商誠信經營,讓守法經營、誠信經營融入日常、成為自覺。
沭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姜若鳴表示,為構建規范、誠信、公平的沭陽網絡電商經營秩序,樹立誠信經營、守法懂法理念,助力村級網絡電商持續健康發展。該縣所有涉及花木電商經營的鄉鎮,都將通過制定村規民約的方式,依托村級黨組織,廣泛發動群眾,綜合運用法治、自治、德治手段,引導和規范花木電商誠信經營,共同推動沭陽縣電商產業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