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從貴州省仁懷市長崗鎮驅車前往藺田村,通村公路寬闊整潔,路兩旁一幢幢黔北民居錯落有致,放眼望去,滿目蒼翠,綠意盎然,150畝中藥材五倍子長勢喜人,蜂農們正忙著采收五倍子蜜,一副綠色生態的新農村美麗畫卷盡收眼底。
“自從村里發展了五倍子產業,我們也不用拎著蜂箱四處尋花了。而且,蜜蜂通過采集五倍子花釀造的蜜,比傳統的蜂蜜營養價值更高,經濟價值更好,今年的收入較往年翻了一番,保守預計在60萬元。”蜂農舒存鵬高興地說。
長崗鎮藺田村位于長江水系赤水河的上游,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較為嚴重,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是最真實的寫照,一度屬于省級三類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達到27%。近些年來,藺田村人不等不靠,積極探索發展路子,部分村民搞起了養蜂產業,但由于蜜源較少,又缺乏技術,導致蜜蜂產量不高,質量不好,收益較低,農民信心受挫,日子過得很艱難。
為打破發展制約瓶頸,長崗鎮黨委始終堅守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因地制宜,立足藺田村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經過科學研究論證,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最終選擇種植生態價值、經濟價值都高的中藥材五倍子。
“五倍子管理成本低,收益高,是一種很有價值的中藥材。形成規模后五倍子樹能有效降低水土流失,同時又能為蜜蜂提供充足的蜜源,保障村民養蜂產業發展,一舉兩得。”長崗鎮黨委副書記劉寧銳介紹說。
“去年以來,我們依托扶貧專項資金,投入75萬元發展五倍子產業,采取‘支部+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貧困戶以土地、扶貧資金、勞動力等資源要素入股合作社,收益根據比例分配給農戶。”藺田村黨支部書記楊遠幫說,五倍子今年開始掛果,明年達到盛果期以后,每畝產量能夠達到800斤左右,實現創收96萬元以上,新增村集體收入48萬元,全面覆蓋40戶脫貧戶,持續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
小小五倍子,富民大產業。如今,以五倍子為主,延伸“林、藥、蜂”生態融合種養模式,成為藺田村民的一個致富產業鏈。此外,藺田村還不斷優化產業布局,以農旅融合為導向,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的現代農業,村集體經濟總量突破300萬元,群眾戶均增收2.5萬元,實現了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的蛻變。
藺田村只是仁懷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仁懷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黨建引領、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齊頭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