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涼涼,打谷插田。一場別開生面的支部書記擂臺賽在浙江省慶元縣賢良鎮舉行,6個行政村共18名村干部參與比拼,上午還在講臺上認真述職的村干部,下午就變成“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打稻人,從“上擂臺”到“下田地”,不僅是村干部的身份轉變,也是履職機制的轉變。
今年以來,慶元探索以“扛旗攻堅、干事賽跑”擂臺賽為主要載體,通過縣鄉黨委點題、干部扛旗攻堅、一線比拼賽跑,搭建村干部考評管理的有效平臺。
村干部到底比什么?擂臺賽實行“N+X”清單動態管理,N是上級部署的任務,規定動作;X是根據鄉鎮、村情實際制定的任務,自選動作;每個村每季度初制定任務清單,每季度末比拼銷號,實現任務清單村村“量身定制”、季季“銷號推進”。“稻谷秋收就是第三季度的自選動作,秋季正是家家戶戶打稻谷的時候,群眾忙不過來,黨員就要靠前上。”慶元縣賢良鎮組織委員練超凡說。
“引進生態養牛、稻田養魚項目,助農增收近3萬元,為民服務20余項。”這是嶺頭鄉大際頭村三季度交出來的成績單。自擂臺賽開展以來,慶元縣推動全縣村干部在服務群眾一線、項目攻堅一線、產業發展一線比業績、比能力,村干部干事激情被激發,群眾普遍感到收入增加了,服務便捷了,獲得感也增加了。
比拼機制有了,結果運用至關重要。“通過量化實績和PK排名,并與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制度有機銜接,實現精準運用。”慶元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胡冬玲說。擂臺賽根據群眾滿意度、任務完成度等,季度性綜合評定好中差等次,并公示考評排名和等次,根據全年四個季度考評排名形成年度成績單,直接與村干部報酬、擇優選拔、考核招錄掛鉤,并列入履職檔案,實現數據化建檔管理,有效彌補村干部日常管理缺乏的空白。
據悉,全縣191名村黨組織書記按照清單落實責任分工,累計完成各類民生事項670余件,累計認領縣鄉兩級重點項目437個。在季度述職測評中,群眾對村黨組織書記的平均滿意度達到93%以上,尤其是換屆得票率靠后的8個村,村黨組織書記群眾滿意度平均提升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