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縣楊集鄉勞保所所長牛言彪(左)對東辛店村書記劉貞明(右)進行食用菌栽培指導。
“當干部就要能吃虧,要保持初心、堅守本色、守住底線……”在河南省濮陽市西辛莊的“吃虧碑”前,全國優秀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給他的兩名徒弟傳道授業。
“50后”師傅帶“90后”徒弟,這在濮陽市不是什么新鮮事。今年以來,濮陽市把試點鄉村干部“導師幫帶制”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對“90后”村書記、集體經濟薄弱村書記、新當選村書記實施精準幫帶。
帶來了新思路
31歲的劉恩召是李連成的徒弟,今年1月當選柳屯鎮朔村黨支部書記。雖然劉恩召將村里土地集中起來了,可對于發展什么項目,卻遲遲沒有主意。“土地流轉后,不能急于開工搞建設,一定要先做好整體規劃。這樣看似慢一點,但干起來不窩工、不返工。”在李連成的指導下,劉恩召帶領村“兩委”成立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在集中流轉的400畝土地上,種植綠化苗木20余種。
“幫帶就像賣東西,得人家要啥你賣啥,而不能你有啥就賣啥。”李連成對如何帶好徒弟深有體會。李連成除幫帶2名“90后”村書記外,還舉辦“李連成專題講座”,為其他幫帶導師傳授幫帶經驗、打開幫帶思路。
在“連成導師工作室”,集中展示了“導師幫帶制”的工作內容、政策制度和導師風采,師徒們經常圍繞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話題在此論道。“幫帶也是生產力,可以使土地有更多產出,使鄉村更加美麗……”說起幫帶收獲,徒弟們都有“勝讀10年書”的感覺。
帶來了新動能
“多虧師傅盧午申,讓俺們李沙窩食用菌基地少走了彎路。”提起盧午申,清豐縣韓村鎮李沙窩村書記劉九鋒難掩感激之情。盧午申是韓村鎮西趙樓村書記,他一手打造了西趙樓食用菌基地。幫帶伊始,針對李沙窩村干部缺乏清晰發展規劃、對發展產業存在顧慮的實際,盧午申多次到李沙窩村上黨課、開座談會,以村經濟合作社為載體,鼓勵群眾投身產業發展。
“我的輩分比殿雨高,擔任支部書記時間比殿雨長,但是殿雨的能力就是比我強,李苑村的發展就是比我們蘇苑村好。” 西邵鄉李苑村書記李殿雨,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豆丹養殖大戶,與蘇苑村書記蘇銀增結成幫帶對子后,為破解蘇苑村集體經濟薄弱難題,帶領蘇銀增走訪群眾,依據蘇苑村沙質土壤、有生產手工掛面等優勢,幫助蘇苑村謀劃了蘆筍種植和整合掛面作坊兩條發展路子。
崔師海是臺前縣夾河鄉沙灣村書記,在鄉村治理方面經驗豐富。崔莊村書記崔新現跟著崔師海一路學下來,學會用“家常話”講解惠民政策,鄉村治理能力也大有提升。“師父每天都會定點到村,俺村大小事務遇到難題,都可以第一時間找他幫忙……”
濮陽市堅持“以老帶新”“以精帶疏”“以強帶弱”,安排長期扎根鄉村一線的“老班子”幫帶經驗不足的“新班子”,安排專業人才、技術能手等幫帶集體經濟薄弱村,安排基層黨建示范村、“星級支部”村書記等開展黨建指導,讓村與村、書記與書記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結對成長”,將導師幫帶機制轉化為發展新動能。
帶來了新氣象
南樂縣粱村鄉吳家莊村書記關國偉,是一名“90后”退役軍人,由于基層經驗少、發展門路欠缺,工作一時打不開局面。幫帶之初,導師孟國營帶領關國偉走巷入戶時,發現村委會北側的廢坑塘嚴重影響村內環境和群眾出行。孟國營便帶著關國偉去寺莊鄉、西邵鄉等地學習坑塘治理經驗,指導他召開黨群會集思廣益,引導群眾參與村莊治理。僅一周時間,吳家莊就將坑內垃圾全部清理完畢,種植了綠化苗木和油葵,原來的“臭水坑”變成了葵花園,實現了經濟與環境雙收益。
說十遍不如帶著做一遍。濮陽市縣組織部門組織試點鄉鎮舉辦“師說”大課,幫帶導師在群眾庭院、項目一線、糾紛現場現身說法,注重解難題、辦實事、見實效。每月舉辦1期“學有”論壇,由幫帶對象特別是“90后”年輕村書記,就幫帶感受、幫帶效果進行交流,使他們干了就能講出來、講了就要干出來。
“辦好群眾的事,不僅要急群眾之所急,更要想群眾之所難、群眾之所需,才能真正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到家。”在近期開展的“學有”論壇上,南樂縣福堪鎮28歲的馬村黨支部書記王光輝,講述了自己所經歷的幫帶故事:今年麥收季節,恰逢強降雨天氣,可群眾對搶收麥子不積極,王光輝急在心頭,就挨家挨戶做工作,但收效甚微。“導師”福堪鎮鎮長李興敏很快弄清了原因,原來是部分群眾家庭缺少勞動力,大型聯合收割機價格又高,群眾擔心小麥含水量高、售價偏低,經濟上不劃算。
在李興敏的指點下,王光輝主動與本地面粉廠、飼料廠對接,與糧食收購點聯系,在村廣場上以每斤高于市場價1—3分錢的價格現場收購。僅用了兩天,馬村就有8臺收割機參與搶收,500余畝小麥顆粒歸倉,現場收購群眾小麥90余噸。
據悉,濮陽市共選取6個縣(區)、32個鄉鎮、410個村開展“導師幫帶制”試點工作,選聘導師482名,確定幫帶對象483名。截至目前,通過導師幫帶,一批基層干部得到快速成長,幫帶對象所在鄉村累計落地產業項目310個、涉及資金6400余萬元,解決基層治理問題近1700件,化解信訪矛盾糾紛1200余起,整頓轉化黨組織軟弱渙散村6個,晉級升星村黨支部226個,為譜寫濮陽鄉村振興新篇章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