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鎮山堡村,在職業椒農秦久輝的辣椒倉庫里,記者看到了滿地鮮活的“紅色”,那里有鄉愁、有鼓鼓腰包、有盈盈笑臉……“2021年是我大規模種植辣椒的第5年,從20畝到如今的60畝,得益于區黨工委的大力支持和充滿‘錢景’的辣椒市場?!鼻鼐幂x笑著說。
新蒲新區有著“中國辣椒之都”的美譽,獲批國家級(遵義)辣椒專業批發市場,承擔著全國干椒批發價格指數的發布職責。為深入推進辣椒加工貿易集聚區和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新蒲新區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持續擴大辣椒、食用菌、果蔬種植等產業優勢,打好特色產業發展牌,一批區域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厚的鄉村產業在新蒲大地上成長壯大,為鄉村振興示范帶“賦能添彩”。
為實現“中國辣椒、遵義味道、蝦子定價、買賣全球”的發展目標,新蒲新區以“紅色”為鄉村振興示范帶“打底”,始終將辣椒產業作為農業特色產業和主導產業高位推進,圍繞建設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發展定位,按照標準化、生態化、規?;?、組織化思路,加大種植、加工、市場、物流、研發等方面投入,著力構建辣椒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同時,按照“典型引領、示范帶動、整體推進”思路,新蒲新區打造永樂鎮山堡村、新舟鎮關田村等辣椒種植專業鎮村,認證永樂鎮和喇叭鎮為產地市場,蝦子鎮蘭生村、永樂鎮民群村為辣椒有機認證基地,為群眾發展辣椒產業打足了底氣。去年,全區實現辣椒種植面積10萬畝,辣椒產業產能達13萬噸,產值21.8億元;建成辣椒深加工企業17家、貿易企業50家,辣椒交易量達55萬噸,綜合產值達102.1億元,呈現出鄉村振興示范帶底色愈發亮麗、群眾腰包愈發厚重的良好態勢。
按照“一壩多業、一壩多效”發展思路,堅持以“綠色”為鄉村振興示范帶“增亮”,新蒲新區將壩區作為蔬菜產業發展的主陣地,整合各類資金3500余萬元實施壩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建成500畝以上壩區9個、總面積9350畝。通過“黨建引領、公司統籌、村社組織、農戶參與”的模式,積極搭建“聯村黨委+公司+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引進貴三紅、重慶德莊等10余家龍頭企業,與8000余農戶簽訂蔬菜訂單達7萬畝,實現“新菜入新、新菜入遵、新菜出山”。去年,全區壩區總產值突破1.4億元,較去年增加30%,推動壩區所在地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9萬元,較上年增加1700元。
與此同時,新蒲新區還以盤活森林資源、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業綜合效益為核心,推進林下經濟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建設,按照“果樹上山、林下養殖”的立體產業布局模式,在山地連片地區種植桃、李、橘、食用菌等,養殖蜜蜂、雞、鴨等,實現山地優勢最大化利用。該區采取“黨支部+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組織方式,大力發展“一村一品”林下經濟,打造出了占地280畝的新舟鎮群樂村胡柚示范種植基地、畝產達4000斤的永樂鎮源泉村赤松茸種植基地以及凈利潤800余萬元的三渡鎮雙河村蜜蜂養殖業基地等,讓“多彩”林下經濟作物“點綴”鄉村振興示范帶,呈現出美麗動人的鄉村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