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您想買點啥?好吃不過栗子,虎年吃栗子,虎虎生威,大吉大‘栗’。世界板栗看中國,中國板栗看燕山,燕山板栗看青龍,青龍板栗等您來拍……”1月12日,秦皇島開放大學駐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肖營子鎮五指山村第一書記丁玲,面對手機直播鏡頭聲情并茂地向網友推介著本地特產。自1月10日“支付寶年貨節”開始以來,丁玲和同事高波、穆江斌就抓緊春節前年貨熱銷檔口,每天忙著策劃、篩選好物、直播賣貨、維護店鋪。
像丁玲團隊這樣,駐村隊員和村民一起變身“銷售員”網上賣土特產的場景,如今在全縣可謂遍地開花。作為山區農業大縣,青龍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由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青龍的農產品品質歷來上乘。然而由于大山阻隔、交通不便,農產品物流配送成本一直偏高,長期銷售不暢、賣價不理想。去年7月,新一屆青龍縣委提出以黨建為引領,大力推進“三級書記抓電商”——縣委書記統籌謀劃,指路定向;鄉鎮黨委書記承上啟下,破解難題;村黨支部書記率先垂范,帶頭直播帶貨,打造青龍農產品網上銷售新模式。同時,縣里抓住阿里集團鄉村振興“特派員”到青龍工作的良機,“牽手”淘寶、支付寶芭芭農場等互聯網平臺,開展“支付寶芭芭農場專場活動”“支付寶年貨節活動”助力農產品“出山”。僅在去年10月26日至27日兩天,芭芭農場助農活動就引來全網曝光量超1.6億次,累計完成訂單總數13.96萬單,4款特色農產品板栗、黃金小米、山楂汁、香菇醬總銷售額達228萬元,掀起青龍農產品網上俏銷、品牌揚名的熱潮。
遍及全縣的“直播帶貨”銷售形式,也引發了眾多村民的濃厚興趣,原來足不出戶也可以推銷自家好物,放下靦腆學直播、拿起手機賣農貨,在山鄉村落愈發變得炙手可熱。
五指山村村民張馨元家有200多棵板栗樹,過去總愛抱怨年年要過“三愁”關:一愁白天登山爬坡撿栗子累,二愁趕路去收購站賣栗子苦,三愁經常賣不上自己滿意價。前些日子他參加了縣里組織的電商培訓,又在駐村工作組的幫助下開了網上店鋪,初步掌握了直播技巧,現在已經能夠獨立在網上賣貨了。“這幾天在大家幫助下,我已經賣出了1000多單。看見自家板栗通過電商渠道走出大山,心里甭提多高興了!”說起網上賣貨的成就感,張馨元開心又激動。
“下一步,村里要積極鼓勵支持更多村民參加電商培訓,把已裝修好的直播間免費供村民使用,真正讓縣委提出的三級書記抓電商工作落地落實,讓更多群眾通過電商渠道增收致富。”五指山村黨支部書記王安文自信滿滿。
家鄉的發展環境,同樣吸引著有膽識的年輕人。“85后”韓文亮多年間一直在大城市從事教育培訓,2021年初她毅然辭掉薪水不錯的工作,回鄉帶領105戶村民創辦了文興板栗合作社,現在已擁有4家網店。2021年10月芭芭農場助農專場活動期間,她的團隊曾經創下48小時銷售7萬多單的業績。今年網上年貨節開幕以來,她旗下一家店鋪,更是連續5天占據淘寶神店榜單第一名。韓文亮說:“國家有這么好的政策,家鄉有這么好的農產品,再加上電商這么一個全新的平臺,我覺得我和鄉親們未來可期!”
拓展農產品網上銷路,離不開電商人才培養。2021年至今,青龍縣已經孵化開通340個直播賬號,完成198家村站的硬件改造,先后舉辦線上線下網絡直播培訓95場,培訓直播賣貨人員3580人次,培育本地網紅60余人,集中展示了青龍蘋果、核桃、板栗、小米、木耳、蘑菇等十幾種農特優產品。
青龍縣委書記李耀濱接受記者采訪說:“通過線上網絡銷售,2021年青龍農特產品銷售額累計超1億元,全縣網絡零售額達16.94億元,在河北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排名中位列第四。農村電商的發展,不僅讓村民有事干,有錢掙,更繁榮了青龍的產業經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李耀濱還表示,為了進一步節省物流時間和成本,縣里正計劃在秦皇島市區建設市級集中物流配送中心,在縣城建設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在重點鄉鎮和物流節點建設6家物流配送分撥中心,在198個行政村建設村級物流網點,形成市、縣、鄉、村物流全覆蓋,打通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物流腸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