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固原市在62個鄉鎮793個行政村全面推行鄉村干部導師幫帶制,采取“鄉帶村、老帶新、強帶弱”等方式,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德才兼備、能擔重任的鄉村干部隊伍。
選優幫帶導師,堅持以政治標準為先,將“老業務”、“老鄉鎮”、老村書記等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干部和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先進工作者等模范群體,納入導師庫。定準幫帶對象,全面開展摸排調研,明確各鄉鎮(街道)、村(社區)人員力量配備、干部隊伍結構和“先進村”“后進村”情況,摸清幫帶需求,將新任鄉村干部、致富帶頭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書記等個人和集體經濟薄弱、存在短板弱項或工作基礎差的村(社區)基層黨組織,納入幫帶對象并建立臺賬。建立幫帶關系,按照“領域相近、幫帶便捷、以強帶弱、雙向自愿、組織統籌”原則,就地就近就便確定幫帶關系,明確結對幫帶。
明確幫帶職責,按照“有短板就要補、有需求就要幫”的原則,發揮幫帶導師言傳身教作用,重點圍繞思想情懷、業務能力、組織建設、工作作風、產業發展、基層治理6個方面開展幫帶。精準制定計劃,根據幫帶對象崗位特點和短板弱項,制定年度幫帶培養計劃,確保幫帶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創新幫帶方式,每月至少開展1次理論共學、1次現場指導,每季開展1次小結點評,每年組織1次成果檢驗,促進幫帶對象全面成長。
建立體制機制,從市級層面建立幫帶職責清單、幫帶成長檔案、幫帶工作日志、金牌導師評選機制、幫帶評估機制,堅持激勵和約束并重,明確職責、強化管理、全面考評,不斷激發幫帶工作活力,確保教有動力、學有所成、教學相長。堅持動態管理,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對因崗位發生變動、身體健康等原因無法繼續幫帶工作或只掛名不履行幫帶職責、幫帶成效不明顯的導師,以及不配合導師工作、不尊重導師的幫帶對象及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