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內蒙古阿拉善盟烏蘭布和示范區巴音木仁巴彥樹貴嘎查,你能看到黃河奔騰的震撼、沙漠浩瀚的神奇、農田百里的風光,藍天下成群的駱駝和牛羊與巴彥樹貴人勤勞的身影組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多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依靠優越的資源稟賦,巴彥樹貴嘎查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產業,嘎查集體經濟年收入不斷實現新突破,向著共同富裕闊步向前。
“剛當選為嘎查書記的時候,我就時常在想,嘎查要振興,我到底該怎么做,從哪里做起呢?偶然看到鴕鳥養殖,這給我帶來了靈感。”巴彥樹貴嘎查黨支部書記安玉蓮這樣說道。鴕鳥成鳥體重100至150kg,4至5歲齡母鳥年產蛋80至100枚。孵化期約42天,1歲齡時可重達100kg,即可屠宰利用,可提供皮、肉、骨、羽毛、內臟等副產品,而且鴕鳥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養殖成本低,病害少,好飼養,巴彥樹貴嘎查的自然環境十分適合飼養鴕鳥。
鴕鳥養殖業雖然前景廣闊,但對于牧民來講是一片全新的未知領域,如何規避風險帶領嘎查牧民將鴕鳥養殖業做大做強成為巴彥樹貴嘎查必須面對的“瓶頸”。內蒙古拓王鴕鳥發展有限公司有著多年的鴕鳥養殖經驗以及先進的養殖技術,對鴕鳥的皮、肉、羽、骨、內臟等副產品有著豐富的加工經驗,具備鴕鳥相關產品的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收益豐厚。經過嘎查“兩委”多次研究討論,巴彥樹貴嘎查決定以“企業+農牧戶”模式來發展鴕鳥養殖產業,由巴彥樹貴嘎查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與拓王鴕鳥發展有限公司展開合作,拓王公司負責提供鴕鳥幼苗以及養殖技術服務,合作社負責鴕鳥養殖,最后由拓王公司回購出欄成品鳥。2021年初,巴彥樹貴嘎查與內蒙古拓王鴕鳥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流轉土地4000畝,投資5000萬元建設鴕鳥養殖與屠宰加工建設項目。
“我們積極申請自治區級、盟級鄉村振興銜接資金58萬元,同時,嘎查拿出一定比例自籌資金,積極辦理項目手續。按照合同約定,企業第一年將無償提供棚圈,并以每斤15元的價格從嘎查回購鴕鳥,嘎查集體經濟每年預計增收20萬元!”巴彥樹貴嘎查黨支部書記安玉蓮興奮地說道。通過一年多的發展,鴕鳥養殖場不斷發展壯大,初具規模,目前,合作社現有鴕鳥420只,已投入使用暖棚圈舍2座、大敞棚圈舍1座、幼鳥房5座,計劃新建暖棚圈舍4個、敞棚圈舍4個,巴彥樹貴嘎查實現鴕鳥養殖規模化的藍圖已然繪就。
如今,巴彥樹貴嘎查鴕鳥養殖業發展得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農牧民主動加入到合作社的鴕鳥養殖項目中,為嘎查集體經濟發展建言獻策。乘著經濟發展的東風,巴彥樹貴嘎查將著力打造集鴕鳥養殖、觀光旅游、體驗美食為一體的鴕鳥生態養殖產業,促進嘎查旅游發展,增加牧民收入,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活力。
(內蒙古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基層黨的建設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