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椑木鎮紅林村是曾經的貧困村、問題村,村集體魚塘、林場等長期閑置無人問津,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做了許多努力,均無人愿意承包。
2022年6月17日,紅林村舉辦第一屆紅林采摘節
如何盤活閑置資源,引來致富活水?村“兩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商量對策,張貼公示和廣告尋求承包業主。同時,廣泛發動群眾參與討論,充分征求黨員、村民意見,初步確定以建設“產業紅林”為目標,創新承包經營模式,將閑置的村集體魚塘、林場、荒地、閑置農房等設施整體打包盤活,采取“企業+村集體+農戶”方式建設“紅梓林汐”農文旅項目,打造集黨建教育、研學旅行、農耕體驗、民宿餐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生態鄉村旅游產業。
經過創新包裝項目、集體協商對策,成功吸引兩家企業前來競標。然而由于紅林村存在不少歷史遺留問題,對于企業的選擇,村民意見分歧嚴重。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充分吸納各方意見,在前期村黨總支會議提議、村“兩委”會議初步確定意向后,再次提交村黨員大會審議以及村民大會表決,黨員、村干部、村民代表、監察委員、水產專合社社員代表、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紛紛參與,最廣泛代表了多數人意見。村民大會一致表決通過了新的承包方,會后立即公示結果。因為整個流程做到了公開、公平、公正,村民對結果表示認同,最大程度地凝聚了發展合力。
在項目推進中,村“兩委”對各項合作細節進行充分討論,經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等進行表決,一致確定村集體占股比例、經營方式等,在保證業主合法經營權益的同時,確保村集體每年享有9萬元的保底分成。同時,每次大小事宜的開會結果,均進行公示。2022年底,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0萬余元,相比過去“零收入村”邁出了成功的一大步。
紅林村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進行民主決策,同時也通過創新基層治理模式,不斷推動民主法治觀念深入人心,村民也養成了遇事找法、集體協商的習慣,有力促進了村集體產業發展、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基礎設施改善等,群眾真正得了實惠、感受到了公平。2023年,紅林村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內江市鄉風文明示范村、內江市平安村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