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吳鎮舉辦首屆“大學小鎮”東吳對話活動,正式對外公布了“大學小鎮”鄉村振興共富模式及其綜合解決方案。這個在鄉鎮舉行的活動,吸引了1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親臨現場。
4月14日,首屆“大學小鎮”東吳對話在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吳鎮舉行
“大學小鎮”鄉村振興共富模式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劍平教授提出,由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和東吳鎮聯合探索。作為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陳劍平常年奔走鄉間,深切感受到需要在大學與鄉村之間探索一條雙向奔赴的新路,他提出了“大學小鎮”鄉村振興共富模式的框架思路。他介紹,“大學小鎮”選擇東吳鎮作為綜合研究示范基地,試圖以一個鄉鎮為單元的生產、生活、生態和服務等系統性梳理和多維度研究,進而提出中國鄉鎮單元的整體發展模式、村莊運營模式。
2021年4月,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與東吳鎮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從黨建聯建、地方治理、高校事業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雙融雙促等方面進行全面探索,寧波大學全部二級學院與東吳鎮12個行政村黨組織進行全面對接。雙方形成了以打造“黨建聯建”十大標志性成果項目為核心的共富規劃,并細化為26個子項目分別推進。
一年多來,東吳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宋韻文化展示帶、美麗鄉村建設、大健康產業等項目順利推進。創業創新基地成功孵化漆陶坊、東窯、宋明木作等產業,去年銷售額達1000余萬元;復種東吳特色農產品“小白西瓜”,為農戶人均增收5000多元。小鎮發展迎來新契機,寧波大學師生在合作中拓寬了思路。寧波大學潘天壽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教師邵良一周至少兩天蹲在東吳鎮,他直言這一模式打破了宋韻研究與實踐的壁壘。
2021年6月,“大學小鎮”模式被寧波市科技局作為重大科技項目立項;2022年9月,“大學小鎮”模式入選教育部第五屆省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在東吳鎮實地觀摩了“大學小鎮”實踐情況后,張守攻、陳煥春、李培武等院士給予高度評價,他們表示,這種模式充滿詩意和浪漫色彩,更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是新時代經濟發達地區鄉村振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