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美麗村莊怎么建,如何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6月2日,鄉村干部報組織開展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十大課題開題會暨“百名學子訪談千名紅色村書記”活動,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十余名專家、教授參加開題會。江蘇省委組織部、南京市委組織部相關處室負責人出席會議,來自山東、安徽、江蘇等地的紅色美麗村莊村黨組織書記參加會議并發言。
活動發布的十大課題分別為: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紅色資源開發路徑探析、以高質量黨建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動能”、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與樣本研究、紅色村黨建特色品牌打造、紅色村黨組織書記素質提升、基層黨建與鄉村治理研究、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壯大集體經濟樣本案例研究、數智鄉村與農產品品牌建設研究、鄉村紅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路徑探究、黨性教育與“大思政課”課堂打造。參會專家、教授將結合自身研究領域選取課題,與鄉村干部報合作完成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調研報告。
開題會上,專家們就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與鄉村振興話題各抒己見。南京財經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助理、新聞系主任曹志偉表示,很多村莊存在重視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硬實力建設,對以影像推廣為代表的軟實力建設重視不夠,如何幫助更多的村特別是紅色美麗村莊,通過數字化媒體講好鄉村故事、傳播紅色歷史、帶動農民增收,成為下一階段研究的重要課題。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莊曦說,鄉村振興離不開人,特別是有智慧有才干的年輕人。紅色美麗村莊的歷史故事能不能傳播好、傳承好,關鍵在于是否以青年人的視角進行講述。這次啟動的“百名學子訪談千名紅色村書記”活動,可以幫助更多青年學子走進紅色村,學習紅色歷史,身體力行成為紅色歷史的傳播者、鄉村振興的參與者。
活動現場,來自紅色美麗村莊的村書記代表與專家深入互動,尋求解題思路。江蘇省江陰市長涇鎮蒲市村書記浦益峰介紹,蒲市村被列為全國首批紅色美麗村莊試點村,村子以紅色資源撬動綠色發展,去年村集體經濟固定收入為380萬元。但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比如村子硬件條件較優,但是活起來、熱起來“火候欠缺”,特別在運維過程中面臨運維人才配備難、管理團隊導入難、業態招商引資難等問題,亟待找到一把盤活鄉村資源的“金鑰匙”。江蘇省盱眙縣黃花塘鎮黃花塘村書記楊宇辰也表示,受疫情影響,當前紅色產業項目推進較慢、撬動社會資本的效應不明顯、農村人口流失較嚴重等問題成為制約黃花塘村發展的瓶頸。
啟動儀式上,還舉行了紅色李巷“大思政課”授課專家聘任儀式、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共建儀式、“百名學子訪談千名紅色村書記”授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