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位于廣西河池市東蘭縣武篆鎮中和村的遠航種養家庭農場內,國家科技特派團蠶桑產業科技小院揭牌。
小院落地的遠航農場由前兩年返鄉創業的陳語堂創辦。近半年來,農場養殖的靈山雞、瑤雞銷售價格比同類雞每斤高出10到15元,產銷兩旺的背后,陳語堂坦言“離不開廖團長支持”。位于革命老區的東蘭縣素有養蠶傳統,東蘭團成團一年多來,國家科技特派團廣西東蘭團團長兼蠶桑產業組組長、國家蠶桑產業體系河池綜合試驗站站長廖先謀在陳語堂的農場試點桑枝葉畜牧、家禽飼料化技術運用,用養蠶剩余的桑葉做成養雞飼料,喂養的靈山雞等品質改善,市場向好。
此次廖先謀專程組織省、市、縣三級“顧問團”團員們來農場參加揭牌儀式,他表示通過一年多走訪調研,團員們分析目前東蘭縣農業生產還存在著規模化程度不足,沒有形成完備產銷鏈條與有效信息流通模式等問題。“希望科技小院能更好連通產業鏈上下游各經營主體,促進養殖戶與市場有效對接。”廖先謀表示,小院面對面服務農民、技術人員、企業,為他們提供交流平臺,降低中間成本,更有利于科研人員在服務鄉村振興中解民生、治學問,轉化研究成果,有利于不同地區合作交流、拉手共進,化解相關技術落地難點、痛點,把科技小院的“盆景”變成大田生產的“豐景”,力推鄉村產業發展。
記者從東蘭縣委組織部獲悉,為充分服務科技特派團、發揮好特派團專家庫“智庫”作用,該縣還將繼續設立油茶等相關產業科技小院,由特派團各組組長專家主導支持,開展瓶頸技術問題攻關、實用技術人才培養等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