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滹沱河來水情況,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于8月1日11時啟用獻縣泛區。滄州市第一時間作出安排部署,全力做好泛區內群眾清場轉移、圍堤隔堤巡查防守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8月1日,出獻縣縣城西行12公里,記者來到了位于滹沱河北大堤南側的獻縣泛區。
在滹沱河北大堤獻縣段村鎮包聯堤段,段村鎮西留路村和東留路村抗洪搶險突擊隊隊旗分插在大堤兩側,兩村60名黨員帶領140名群眾組成抗洪搶險突擊隊,沖鋒在一線,24小時駐守大堤,保衛大堤安全。
8月1日早晨天一亮,段村鎮宣傳委員崔晨光就和其他抗洪搶險突擊隊隊員,對兩個村近2公里的堤段進行反復巡查。“我們要認真檢查堤防迎水側是否有浪窩、裂縫、空洞等現象,堤防背水側有無挖土、取土、穿堤等現象。”崔晨光說,“一旦發現問題,要第一時間組織人員進行修補完善。”
從7月30開始,崔晨光和其他抗洪搶險突擊隊隊員一起,吃住在一線。“段村全鎮18個村承擔著滹沱河北大堤8.2公里堤段的護堤任務。“崔晨光說,”我們是黨員,就要沖在抗洪搶險最前線,確保群眾生命安全,確保堤防安全,最大限度減少財產損失。”
在堤壩上,一座簡易房立在堤頂路北側。一張單人床、兩箱方便面、兩包礦泉水,這是房里的全部“家當”。這樣的簡易房,在北大堤上隔不遠就有一座。“抗洪搶險,需要群眾自強,干部和黨員必須做出榜樣。”38歲的西留路村黨支部書記路偉強說,“在我們村,一說要上大堤防汛,大家都踴躍報名,除了守堤的抗洪搶險突擊隊,村里還有100多人的預備隊。”
獻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抗洪搶險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組建360支“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先鋒崗,6700余名黨員沖鋒在前,以實際行動引領群眾、團結群眾、幫助群眾。同時,組織60個包聯縣直單位的883名黨員領導干部深入一線,會同鄉村兩級干部動員部署轉移工作。截至到8月1日11時10分,已轉移群眾41590人,設置12個臨時集中安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