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我們村的傳統手工草編燈籠,滿滿的都是文化味兒。不要小看這只小燈籠,它帶動了100多戶村民閑暇時就業,每戶年均增收上萬元哩!”10月24日,在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陳村鎮西槐村,30多位村黨組織書記現場觀摩傳統燈籠編織,拉開了鳳翔區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擂臺賽的帷幕。
“今年我們創新擂臺賽形式,變室內聽匯報為田間看實效,通過‘實績展示、隨機提問、分享體會、互動交流’四步法,在陣地現場、田間地頭、產業車間多點位逐村觀摩,激發‘頭雁’領航鄉村建設的熱情與信心。”鳳翔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飛介紹。
據悉,2024年鳳翔區劃撥130余萬元黨費,為48個村開展陣地改造提升,不斷推動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標準化、規范化,比陣地建設因而成了本次擂臺賽的一大“賽點”。
10月25日,村書記們來到柳林鎮小渭村黨群服務中心,看它如何提檔升級“煥新顏”,為基層黨建工作進一步筑牢堡壘。而在糜桿橋鎮簫史宮村,改造后的村史館煥然一新,為村民留住了鄉愁,讓村書記們眼前一亮。“這幾個村的陣地建設都有亮點,讓我很受啟發。我們村將繼續以村黨組織建設為圓心,以黨員示范為半徑,以群眾需求為方向,建設實用高效的黨建陣地,聚力賦能鄉村振興。”走完幾個觀摩點,橫水鎮東塬村黨支部書記張向虎大有感觸。
觀摩點不僅可學“陣地建設”,還可學“產業發展”。“春種夏收、晚秋播種、顆粒歸倉”是城關鎮馬村通過“支部引領+干部入股+村級經營”模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真實寫照。早春育菜苗、盛夏收西瓜、晚秋種蔬菜,今年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為村集體創收超百萬元,這讓觀摩的村書記們十分“眼熱”。
“范書記,你們不但有89座年產15萬斤的有機蔬果大棚,還流轉土地實現夏糧豐產42萬斤,我們可得好好學學其中的門道!”南指揮鎮河南屯村黨支部書記鄧宏恩在馬村農副產品加工分包保鮮儲存項目現場“摩拳擦掌”。
柳林鎮宋村的選手、村黨支部書記岳召明為大家展示的是火紅的高粱豐收景象。近年來,柳林鎮乘著鳳香型白酒核心產區的“東風”,建起一條“村聯村”的2.2萬畝高粱“經濟帶”,按下了鄉村振興發展的“快進鍵”。不少村黨組織書記觀摩后表示,“黨建引領、產業抱團是共創高質成果的發展思路,下一步我們也要用好跨村聯建的‘金鑰匙’,開啟致富新道路。”
西府文化源遠流長,觀摩點更有“文化盛宴”可賞。“一方梨木刻春秋,南小里村的鳳翔木版年畫以手工雕版、土法印制,造型艷麗飽滿、風格粗獷夸張,畫出了500年來西府地區的綿長歷史。”田家莊鎮南小里村黨支部書記邰海龍娓娓道來。作為鳳翔木版年畫之鄉的田家莊鎮,坐擁“南北”小里藝術雙村,通過在南小里村建設木版年畫傳習所,在北小里村成立木版年畫合作社,建成集“展廳+體驗館+游園”于一體的傳統文化研學基地,共同構建木版年畫傳承之路,生動演繹文化振興與鄉村振興和諧共鳴。
還有六營村栩栩如生的非遺泥塑、彪角村巧奪天工的民間刺繡、竹園村絢爛奪目的打鐵花,均在曬家底、比成效中一展風采,講述文化振興鄉村故事的同時,也給前來觀摩的村黨組織書記們帶來了發展的靈感與思路。
“在這場不一樣的擂臺賽中,全區160名村黨組織書記比拼實績、開闊視野、蓄能充電。下一步,我們將推動村書記們將此次比賽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真正成為引領一方帶動一片的鄉村振興‘領頭雁’。”劉飛說。
本報記者 許露露 通訊員 劉婧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