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碼大藥包35個,黃碼小藥包59個,孕婦藥包9個……”1月12日晚上10點,貴州省仁懷市長崗鎮太陽村衛生室燈火通明,村書記助理程姝媛協助村醫王應欽、工作人員石應飛清點完重點群體藥包,隨后直接撲進夜色,連夜將這些物資發放到三片區38個重點關注人員手中。“現在不用心慌,目前村衛生室各類藥物充足,中藥西藥都有,不要浪費錢亂囤藥。有啥子情況直接聯系我或村委會。”王應欽邊指導用藥邊宣傳。
村里殺年豬
2022年12月中旬,太陽村部分村干部和群眾都“陽”了,面對缺藥缺人的困難,太陽村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按照“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網格,迅速調動網格員、聯戶長,組織起一支熟悉人頭、掌握民情的有力隊伍,排查區域內群眾感染情況。“春節就要到了,疫情防控形勢不能松懈,村里相關事務驟然增多,我打算留到臘月二十九或者三十當天回家,實在需要幫忙,不回家也行,我和小伙伴蔡靜一起留在村里過一個戰斗的春節。”程姝媛笑著說。
程姝媛(右一)走訪群眾
程姝媛說,前兩天,在排查中,網格員偉君蘭發現71歲的獨居特困供養戶劉玉華出現異常情況:老人家臥床不起、體溫較高,疑似感染病毒。得知情況后,村黨支部書記向鵬馬上帶上自家的抗原試劑、溫度計和藥物,前往老人家中。經檢測,老人抗原檢測陽性,體溫38.6℃,向鵬給老人端水吃藥,又留下了兩天的退燒藥、止痛藥。12日,向鵬帶著程姝媛再次登門,發現老人病情緩解,體溫正常了。臨走,程姝媛拉著劉奶奶的手叮囑她:“吃不下去也要堅持吃,報保證營養,特別是肉和雞蛋一定要堅持吃。”
春節將至,現在返村車流每天都在增加,年輕面孔越來越多,在外奮斗的游子回到了生養他們的家鄉。雖然大伙兒高度警惕疫情,但絲毫沒有影響村里越來越濃烈的年味兒。鄉里鄰居互相串門擺談,你家殺年豬,他家刨鍋湯,好不熱鬧。
太陽村村干部上門服務群眾
按照仁懷市委、長崗鎮黨委疫情調度會工作要求,針對農村重點人群落實“二對一”包保,即1名重點人員由1名干部和1名醫生跟蹤服務,確保用醫用藥需求和轉診幫助。太陽村“65歲以上、有基礎病的、殘疾、0-1歲兒童、孤寡老人、孕婦”等8類人員,在全村2881人中有314人,其中需要村干部村醫提供日常上門服務的有94人。程姝媛認為,“二對一”包保是緊盯農村弱勢群體,落實“保健康、防重癥”目標的重要舉措,她就有15個包保對象。
“我經常去年紀大、有基礎病的老人家里串門,這些人家熏臘肉、買飲料、買春聯、置辦年貨,忙得歡天喜地。我的虎年最后一個心愿,就是讓大家過個平安幸福的春節。”她說,“前幾天我去80歲的王忠梅家,老人硬塞給我一瓶黃桃罐頭,不拿不讓走,我怕她太激動對心臟不好,乖乖地裝進了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