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設美麗鄉村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建設的內涵和目標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拓展。本期板凳會,我們邀請廣東省羅定市黎少鎮隆久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小蘭代表就這一話題和選調生作交流。
本期主持人:許露露
本期嘉賓: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羅定市黎少鎮隆久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李小蘭
陜西省延安市延長縣交口鎮堡子村主任助理 李慧敏
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東山鎮西山村書記助理 余銳穎
李慧敏:
代表您好,我是一名來自黃土高原的選調生。我們村位于殘缺塬區,目前村內主導產業僅為蘋果一種,且交通相對閉塞,長期以來年輕勞動力大量外出,人口老齡化,村里多為留守兒童和老人。像我們這樣的村莊,在黃土高原并不少見。我想請教您,對于先天稟賦不足、優勢和特色不明顯的村,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該從哪里入手?
李慧敏
李小蘭: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任務艱巨。從基礎設施完備到公共服務完善、從廣大農民富裕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治理有序到充滿活力……其目標任務涉及農村生產生活生態各個方面,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必須穩扎穩打,不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
曾經我們隆久村也是一個偏遠的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89戶232人,產業單一、基礎設施落后,跟你們村一樣,留不住年輕人。如何培育鄉村產業新動能,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村“兩委”一直在苦苦思索。我們發動村民整治撂荒地、出租閑置土地,因地制宜發展光伏產業、種植藥材牛大力等,為村民在家門口提供了一批就業崗位。我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水泥路、自來水通到了各個自然村。基礎設施短板補上了,產業越來越多元,回村的人越來越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邁出了一大步。希望這些能對你有所啟發。
李小蘭(右二)
余銳穎:
代表您好,我是來自南方沿海地區的選調生。我們村的古樹資源豐富,鎮黨委、政府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在村里打造文旅結合項目——古樹生態園。目前發展建設面臨兩個難題,一是沒有發展鄉村旅游的經驗,村民缺乏內生動力;二是勞動力大量外出,缺乏產業帶頭人。我想請教一下,發展新的產業項目的村,該怎樣突破瓶頸制約?
余銳穎
李小蘭: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產業興旺是重中之重。當前,在城鄉一體化的背景下,城鄉融合發展穩步推進,社會分工更加趨向高效率,空心化現象在部分鄉村客觀存在。要順應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突破產業發展不平衡的瓶頸。當前,不少農民還缺乏產業意識,需要補上這一課。
隆久村一開始做光伏發電項目,很多村民也有顧慮,反復問我們“租出去之后土地還是不是自己的”“租金能不能準時給到”等等,我帶著村“兩委”干部一家一戶去做村民的工作,有的村民做了很多次工作,還是想不通,于是我們就只能打電話給他們在外地務工的子女尋求“外援”,通過多次努力,項目終于得到了村民們的支持。后來發展中草藥種植項目也是如此。任何項目起步都是艱難的,群眾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受益者,更是鄉村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建設者、監督者。一定要在發動群眾上下功夫,營造全村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才能為項目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資源和物質支撐,形成發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