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小船丈把長,一家三代里面藏,早上出去兩手空,晚上回來空肚腸。”這首民謠說的是小漁村白馬湖村以前的情況,是市里“掛了號”的窮村。2000年,我當選村黨總支書記后,積極探索人才興村、人才富民的發展模式,先后引進各類人才18名,使曾經的窮村變成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蘇省最具魅力鄉村、江蘇省十強電子商務示范村。201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85萬元。
蔣貴清和村干部在養殖基地了解螃蟹生長情況
讓養殖能人帶領漁民抱團發展。過去的白馬湖村,以圍網養殖為主,由于缺乏統一管理,互相壓價,無序競爭。村民蔣正好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是水產養殖方面的“土專家”。在我的提議下,他當選村主任,帶頭成立淡水魚專業合作社,使280名漁民走上了立體養殖、輪放輪養的致富路。我們還推選頭腦靈活的蔣傳龍進入村兩委班子,他從野生荷葉、菱角、芡實中發現商機,帶領128名漁民成立土特產專業合作社,將綠色生態的水生蔬菜加工銷售,2018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社員人均增收8000元。土特產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目前,全村已發展合作社17個,1200多名漁民成為社員。在銷售能人王懷俊、王長愛的帶動下,村里現在有200多人在上海、南京、蘇州等地開設了20多家白馬湖品牌水產品專賣店,年銷售額超過8000萬元。
讓電商人才帶領漁民貨賣全國。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農產品網絡銷售成為新興銷售模式,但我們卻苦于沒有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我女兒蔣恒姍大學畢業后,在國內某知名企業做省級代理商,熟悉電商運營流程與技巧,在我的勸說下,她毅然舍棄了年薪近百萬的工作,回到村里傳授電商知識。剛開始,恒姍在黨群議事會上講電商常識,有的村民還笑話她。于是我們以村里的大學生為傳授重點,同時把淘寶店開起來。2014年,白馬湖村第一家淘寶店正式開業,村里的土特產通過淘寶平臺走向全國,當年銷售額就超過1000萬元。同年,白馬湖村電子商務孵化站成立,免費傳授淘寶開店經驗。從此,白馬湖村的淘寶店猶如雨后春筍般一個個冒出來,到2018年底,全村共有電商戶142家,淘寶網店銷售額達1.2億元。
讓餐飲人才帶領漁民家門口創業。我們白馬湖有一座桃花島,島上12戶漁民世代靠捕魚為生,生活困難。我找到島上的原住民王言山,他是在縣城開飯店的小老板,能燒一手地道美味的漁家菜,我表明了請他回島開辦漁家樂的想法,還帶著他和幾名骨干到南京江心洲等地學習取經。功夫不負有心人,王言山的漁家樂當年利潤就超過10萬元。近幾年,自駕游上島吃飯的游客日漸增多,到了節假日更是絡繹不絕。現在島上12戶漁民都開起了漁家樂,整個湖區37戶人家從事餐飲業,每戶年收入超過20萬元。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人才,人才的定位不在于多高的學歷,而在于適應當地“水土”。我們白馬湖村的振興之路,正是因為啟用了一批敢闖敢拼、甘于奉獻的鄉土人才。
江蘇省金湖縣前鋒鎮白馬湖村黨總支書記 蔣貴清口述/供圖
尚俊良 梁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