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通古勒格淖爾嘎查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為重點,全力推進“三強三優”工程和“干部駐點、部門包聯、村企結對”等重點工作,發揮好全盟“最強黨支部”示范點的引領帶動作用,持續發展壯大嘎查集體經濟,推動各類組織規范化運行,不斷夯實基層黨建基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聚焦理論武裝,凝聚思想共識。扎實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活動,通過一次集中觀看、一次主題黨日、一次心得交流,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每月組織開展一次集中學習,充分運用“學習強國”、“駝鄉e站”等黨建學習平臺,通過集中學、線上學、宣講學等形式,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讓黨員在深學篤行中不斷提升思想覺悟。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抓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教育,推進“民族團結一家親”“守望相助好家園”等活動,不斷提升“黨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黨支部創建水平。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性宣傳教育,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堅定不移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認真組織嘎查農牧民學習掌握相關政策。2022年共組織開展理論學習11次,宣講4場次,參學農牧民達400余人次。
聚焦組織建設,建強戰斗堡壘。堅持以參與開展鄉村振興“比武爭星”活動為契機,聚焦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把“星級管理”評定和“比武爭星”有機結合,通過規范執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制度,切實把提升嘎查村黨組織組織力轉換為嘎查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黨支部被評定為“十星級”黨支部。堅持注重嘎查干部隊伍建設,把講政治、素質好、有情懷的黨員群眾吸納進“兩委”班子,儲備了4名后備人員,確保嘎查事務有人管、有人抓,后繼有人。深入落實嘎查村黨員干部“服務活力雙提升”行動,結合農牧區黨員“辦實事”活動,黨支部黨員包聯服務56戶常住戶。不定期開展走訪入戶工作,打造黨員、巾幗、青年等志愿服務隊,創建“群眾點單+支部接單+黨員處單”三個清單模式,慰問老黨員7人次,6名黨員致富帶頭人結對幫帶群眾7戶,14名農牧民黨員幫助群眾完成修理圍欄、清掃嘎查衛生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事項20余件。對嘎查活動陣地進行更新完善,嚴格落實嘎查“兩委”干部集中辦公、輪流值班等制度,方便農牧民辦理就業、社保、惠農惠牧等各個事項,確保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努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聚焦項目建設,壯大產業經濟。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配合完成錫林高勒至通古勒格淖爾農村公路工程項目,有效提升區域旅游經濟發展活力、改善沿線農牧民出行條件。探索實踐“黨支部+合作社+黨員+農牧戶”模式,完成綜合養殖場一期建設,投入110萬元開展二期項目建設,將養殖場三期建設項目(養殖棚圈、青貯池、圍墻等)列入阿左旗2023年鄉村振興項目庫,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動嘎查基礎產業向高效畜牧養殖業轉型發展。依托天鵝湖、烏蘭湖等周邊旅游資源,持續引導農牧民做好旅行團和游客接待、特色民宿、沙灘車租賃、后勤保障、沙漠救援、駝馬騎乘等服務,幫助農牧民增收,培育建成“一號營地”“漠北牧歌”等旅游驛站48家。注重強化農牧民技能培訓,圍繞養殖、電商、沙漠游、法律服務等內容,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指導,組織開展專業培訓4次,凝聚鄉村振興合力。
聚焦治理難題,厚植民生福祉。堅持以志愿服務、幫扶救助、矛盾化解、鄰里和諧、文化入村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支撐點,強化“黨建+網格”鄉村治理模式,全面推行嘎查黨支部和黨員網格化管理,構建務實管用的網格化管理架構,組建網格片區4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4名,整合疫情防控、文化綜治等資源,扎實做好反電信詐騙、反邪教和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成功解決了界線遺留問題,切實維護農牧區平安穩定。全面落實嘎查集體經濟與農牧民群眾利益聯結機制,針對救助困難群眾、補貼新考錄大學生、為困難群眾發放冬季燃煤補貼、發放高齡補貼、開展群眾文體活動和支付嘎查垃圾清運費6項內容,嘎查全年支出12余萬元,完成6個100%補貼的目標任務。嚴格落實草原補獎政策,發放資金96.7萬元,開展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6次,提高農牧民生態環保意識,打造生態優、環境美的新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