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了解到,去年該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平均突破50萬元,自主經營性收入20萬元以上村達到76.2%,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4萬元。這些優異成績的取得,與該區成立振興鄉村集團,采取創新發展方式密切相關。
去年6月,建陽區整合6家涉及農業產業、鄉村項目區屬國有企業,成立區級振興鄉村集團,集中資源優勢發展產業項目,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動能。同時,鼓勵有條件的鄉鎮、村通過市場化運營管理成立鎮級振興鄉村公司、村級振興合作社,以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金的方式,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短短半年多時間里,全區成立16個鎮級振興公司、31個村級振興合作社,有33家已產生效益并分紅到村。
“杜潭村農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是當前建陽區推動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建陽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范沛華表示,去年建陽區組織610余名黨員干部深入195個鄉村開展“體檢式”調研,逐鄉過篩、村村把脈,探索出了多元發展模式。比如,徐市鎮黨委聯合轄區16個村成立股份合作公司,村集體以土地、山林、實物資產等資源折價入股或資金入股等方式,與鎮級振興鄉村公司企業合股聯營農產品交易中心;崇泰街道赤岸村領辦村級振興鄉村公司,盤活閑置土地,建設辦公用房、廠房、商鋪等,開展租賃經營,獲取穩定收益;將口鎮黨委探索“物業服務型”創收,通過組織勞務合作社等方式,提供農業生產、倉儲物流等配套服務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