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月山北麓、青海湖東岸的群山環抱之間,坐落著一個高原美麗鄉村——青海省海晏縣三角城鎮海峰村。這里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2022年10月,我來到海峰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到村伊始,第一個任務是走訪脫貧戶、監測戶。
還記得第一次,我帶著陌生、緊張的心情走進了老陳家中,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房間和躺在炕角的老人。經過村黨支部書記顧書記介紹得知,66歲的老陳在上個月查出患有胃惡性腫瘤,面對高昂的醫藥費和正需要人照顧教育的孫女,不得已變賣家中僅有的三頭老黃牛,僅僅住院化療一項,就已耗資近3萬元。不敢相信一場大病讓原本幸福美滿的一家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顧書記告訴他,“你的大病救助和低保申請已經提交給鎮政府,預計這周就能下來,到時候就能報銷80%的醫藥費”,聽到這里,老陳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是對未來生活重新燃起的信心與期待。
為了盡快掌握村內脫貧戶、監測戶的基本情況,我白天跟著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入戶走訪,晚上研究學習政策。通過兩個多月的時間,我掌握了海峰村31戶脫貧戶、6戶監測戶的基本情況,也掌握了如何申請臨時救助、如何報銷醫藥費、如何辦理助學貸款等相關政策的具體流程,讓我迅速融入到海峰這個大家庭。全年共走訪入戶排查200余戶,納入監測戶5戶13人,為3名貧困戶申請外出務工交通補貼2500元,使用4000元工作經費慰問15戶困難群眾和5名老黨員。
除了入戶走訪,一項又一項難題接踵而至。清晰記得在醫保征繳工作中,首次吃到了閉門羹。“你們以后別來我家里了,我是不會交醫保的!”隨即轉身關起大門,留下我與駐村隊員面面相覷,愣愣地望著緊閉的大門在風中凌亂……醫保費用從2013年的120元標準漲到了380元,這一變化在部分村民中引發不解與困惑,導致醫保繳納意愿有所減弱,為提高醫保政策宣傳的覆蓋面,我和駐村隊員化身“移動宣傳員”,對參保有疑慮的村民,耐心講解繳納醫保的好處、宣傳相關補助政策和使用報銷范圍,并結合村里的實際案例說明利害關系,消除了村民的疑慮,用實際行動完成征繳工作。
“海峰村給予我的遠遠比我給海峰帶去的多”,這是我這一年多來的感悟與遺憾。回首來時路,在一次次入戶走訪、一次次面對面交流中,我從“一竅不通”到“一知半解”,再到“得心應手”,逐漸理清了頭緒、生出了思路,也在這段歷程中逐漸褪去了初出校園時的青澀與不安,收獲了更多的從容與堅定,更加理解了“貼近地皮才能看見草根”這句話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