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2000元,20箱方便面、5箱礦泉水,圍擋用彩鋼板……”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集義鄉村民微信群里,50多位村民正在自發捐款捐物接龍。名單里,有村民,有軍人,有大學生,也有出嫁在外的良隆姑娘。村黨支部書記許菲說,疫情防控,貴在群防群控,村黨組織領導有力,全體村民大力支持,村里黨員干部奮戰在防疫一線,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疫情發生以來,太原市2300多個基層黨組織迅速反應,4萬多名機關黨員干部迅速行動,就地“轉崗”為防疫員、流調員、巡邏員、物資保障員、信息錄入員,向社區等疫情防控一線集結。
疫情防控在哪里,黨支部就建到哪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就發揮到哪里。太原市在集中隔離點、核酸檢測點、重點卡口等火速成立1900多個臨時黨組織、設立6800多個黨員先鋒崗,在抗疫最前沿筑起戰斗堡壘。
太原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一線最吃緊,人手不足,黨員干部需要帶頭下沉。而隨著防疫形勢變化,許多機關黨員干部就地向社區報到,主動作為,能有效發揮作用。
太原市晉源區260名機關年輕黨員干部奔赴各個交通卡口,與公安、交通、衛健等部門以及鄉鎮相關人員共同組成聯合戰線。“為了便于協調,統籌指揮,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晉源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蘇鵬偉說。
太原市萬柏林區神堂溝街道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臨時黨委和7個社區臨時黨支部,設置黨員先鋒崗20個,85名黨員干部、150多名志愿者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
小店區紅寺社區是一個城中村社區,2000多名居住人口中70%是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強。社區封閉管理之后,不僅需要挨家挨戶核查,還要完成多輪核酸檢測和物資保障工作。紅寺社區居民石欣蔚在小店區住建局工作,是去年才轉正的一名年輕黨員。石欣蔚報名成為社區“紅馬甲”,負責協助核酸檢測,發放抗原檢測試劑、做信息錄入等工作。“她年輕,懂手機,手也快,2000多人做核酸,一個人就能錄1200多人。”社區書記薛俊麗說,集結在一線抗疫的20多名黨員干部緩解了人手緊缺難題。
家在市區、身處管控區和防范區的122名太原市陽曲縣黨員干部,編成3個志愿服務工作隊。他們主動和所在社區聯系,結合工作需要和特長能力,進行事項分配。住在小店區東崗路二社區的陽曲縣統計局干部劉俊清,協助負責中正錦城小區的物資保障工作。幾天來,劉俊清因說話多嗓子已經沙啞。“小區住戶每家的需求不一樣,情況經常變化,做得最多的是溝通交流,對接需求,基本上每天都得忙到深夜。”
第一輪核酸檢測以來,小店區文華苑社區戰疫先鋒隊已經集結了150多名黨員干部。來自太原市直工委的黨員連偉說:“在關鍵時刻,能為大家貢獻一點力量,我感到既踏實又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