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干部應該學習黃文秀的為民情懷。無論條件多么艱苦,無論前路會遇到多少“攔路虎”,只要心中始終裝著人民,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當作“第一選擇”,就能夠用忘我工作來換取突出實績,就能夠用“辛苦指數”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黃文秀同志離開了我們,她的一生定格在2019年6月17日那場山洪,帶走了一名優秀的黨員干部,帶走了廣受贊譽的“第一書記”。黃文秀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她雖然永遠離去了,但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黃文秀同志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的楷模,基層干部應學習黃文秀的為民情懷。
作為“第一書記”,黃文秀始終不忘初心,牢記自身職責使命。深入一線、了解一線,才能做出最真實的判斷,黃文秀就是這樣踐行著職責使命,她主動深入群眾,跑田坎、走泥路,勘察現場,考察地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村民脫貧致富。因為她心里裝著百坭村人民,所以她才如此奮力拼搏。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面對的是一個交通不便、基礎薄弱、發展長期滯后的深度貧困村,但她沒有安于現狀、沒有得過且過,而是始終牢記黨的囑托、銘記組織的信任、不忘老百姓的期盼。她深入調研,與干部群眾交流、座談,確定了新的發展思路,用腳步丈量了每一寸土地,憑著苦干實干,上行下效,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這些成績的取得,都得益于黃文秀的主動擔當作為,取決于黃文秀心中裝著老百姓。
“出師未捷身先死”。青春不能永恒,但卻可以無悔,黃文秀把青春和生命都貢獻給了百坭老百姓,在她的帶領下,創造出了“百坭速度”。她真正不忘初心,始終牢記黨的囑托,盡心盡責,皆因心中有民;百坭的干部撲下身子、苦干實干,皆因有一名優秀的“第一書記”。黃文秀是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急先鋒”,帶領黨員干部實現了百坭村巨變,讓老百姓感受到了脫貧致富后的“幸福感”。黃文秀始終把百坭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成職責使命,真正做到了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她對得起“時代楷模”“最美奮斗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光榮稱號。
“榜樣是一座燈塔,指引方向”。基層黨員干部應該學習黃文秀的為民情懷。無論條件多么艱苦,無論前路會遇到多少“攔路虎”,只要心中始終裝著人民,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當作“第一選擇”,就能夠用忘我工作來換取突出實績,就能夠用“辛苦指數”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