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不少人為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的一個做法點贊。原來,為解決群眾生活中的洗涮問題,當地在河岸附近修建多處洗衣平臺,污水統一流入管網,既方便了群眾生活,又確保不污染環境。看似尋常的舉動,體現了當地的治理創新與溫情關懷,值得稱贊。
細節之處見真情。有的地方,為方便群眾辦事、提高辦事效率,推出“不午休服務窗口”,工作人員多辛苦一些,讓群眾辦事便利一些;有的地方,開通24小時內必回復的直通熱線,答群眾所疑、解群眾所惑,使傾聽無縫隙、聯系無障礙;有的地方,開通定制的公交專線,解決易地搬遷群眾的上班、上學等出行問題……一個窗口、一條熱線、一輛公交,和一個洗衣平臺一樣,都是民生小事,卻實實在在解決了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很多難題。從這個角度看,基層治理好不好,不在于治理舉措是大還是小,只要真心為民、落細落實,就能贏得群眾好評。
無論是創新社會治理還是踐行群眾路線,把群眾最關心的利益放在心上是基本要求。只有多從群眾角度、群眾難處進行思考,基層治理創新才能有的放矢、把工作做細做活,進而好事能真正辦好、實事也能真正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