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隴原精準扶貧的大地上,閃耀著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那就是“扶貧干部”,雖然只有四個字,但是沉甸甸的,真正做到卻很不容易。涇川縣飛云鎮扶貧專干章麗就是這萬千干部中的縮影,他們為了群眾的脫貧工作,操心、擔憂、奔波、不辭辛勞,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在農戶田間地頭、在產業幫扶的前沿陣地,流淌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章麗是土生土長的涇川人,畢業回來以后,就考到鎮政府投身鄉村扶貧主戰場,“巾幗不讓須眉”,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她勇敢地扛起了全鎮的脫貧攻堅任務,除了每天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省市縣各項精準扶貧政策,腳踏實地指導服務,還要因村因戶施策,當好扶貧參謀,真正把脫貧攻堅工作當成了打硬仗,這份6年來的付出成為自己踐行初心使命,回報家鄉父老的重要陣地。
“愛”上扶貧動真情
“申請精準扶貧貸款需要滿足什么條件,提供什么資料?” “貧困戶退出驗收需要哪些程序,向鎮扶貧辦提交哪些資料”……面對鎮村扶貧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她都耐心解答,常常因為解答一個問題錯過飯點,顧不上喝水,吃不上飯,已經成為她工作的常態。
作為鎮扶貧站干部,自己必須把各級扶貧政策吃透,才能很好地指導扶貧工作,她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始終堅持先學一步,在弄懂學懂上狠下功夫,在熟練掌握精準扶貧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她根據實際出發,積極匯報銜接,先后整理編印了《飛云鎮精準扶貧應知應會手冊》、《飛云鎮脫貧攻堅政策匯編》、《飛云鎮脫貧攻堅工作手冊》等一系列指導性資料,幫助全鎮各級干部全面掌握“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內容及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指標和相關政策標準,為飛云鎮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對于扶貧工作,她有自己的干法,她始終把理清思路、掌握政策放在開展工作的首位,遇事先冷靜思考,對不清楚、不明確的問題,列出問題清單,及時與上級業務部門請示匯報,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議,做到了對政策精神的準確掌握和有效對接,確保了全鎮建檔立卡、大數據采集和錄入、貧困戶退出驗收等各項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避免了工作中的失誤和窩工浪費,做到了在學中干、在干中學,為全鎮精準扶貧工作高標準、高效率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章麗干工作有一種青春的激情和責任感,加班熬夜是常態,作為一個女干部,克服了許多困難,面對扶貧任務重的情況,從不怨天尤人,把工作當作事業干,給其他干部帶了好頭”飛云鎮黨委書記吳曉峰這樣評價。
(資料圖)
堅定信念拔窮根
為了切實破解貧困村發展產業資金短缺的問題,無數扶貧干部幫助貧困群眾“拔窮根、摘窮帽”,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章靜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努力做好宣傳動員,積極發揮“協調”作用,積極主動的為貧困戶申請貼息貸款做好聯系、服務工作。面對鎮上業務人員少的現狀,她白天入戶走訪,宣傳精準貸款政策,幫助貧困戶完善所需資料,晚上熬夜加班復核資料,貧困戶經常打電話咨詢貼息貸款資料相關事宜,不管多晚她都耐心的為貧困戶講解政策,幫助填寫整理貸款所需資料,在她努力下,全鎮先后有168戶貧困戶通過申請精準扶貧貼息貸款840余萬元,用于發展果品產業和畜牧產業,實現了脫貧增收目標。
扶貧這幾年,她深刻感受到扶貧工作的不容易,明白只有吃苦能干才能為貧困戶更好地服務,才能扎實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受委屈、流眼淚這都不算什么,老百姓的脫貧才是最大的事情。這才是她最深的內心認識。
或許她稚嫩的肩膀還帶動不了全鎮人富裕,但是她為群眾帶來的政策和發展機會,給群眾講解的黨的扶貧政策所蘊含的溫暖,給他們帶來的扶貧動力是無可替代的,在她的帶動下,飛云鎮的基礎設施、產業等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如火如荼,真正地做到了一個基層扶貧好干部,無愧于時代,無愧于當下。
實績突出贏民心
2015年,在入戶訪視過程中,她發現坡頭村薛拴梅還居住在破舊的土坯房里,且屋內陳設簡陋,生活極其困難,這個在工作中從不認輸的姑娘落淚了,同時,她也暗下決心,“脫貧路上,決不讓這一戶丟隊”。她先后多次走訪該戶,并自掏腰包,為他們送去饅頭、水果等物品,積極銜接匯報鎮村領導,為該戶申報了危房改造項目,在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薛拴梅于2017年順利搬遷進了磚混結構的新房,過上了新生活。
“如果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鎮村扶貧干部的幫助,或許我此生都沒有住進這么好房子的機會?!毖λ┟穭忧榈恼f。
還記得在全鎮精準扶貧工作業務量最大的時候,工作人員較少,她迎難而上,不斷創新思路,完成了一系列急難險重工作任務。時??匆姺鲐氄镜哪潜K燈是關得最晚的,加班加點審核錄入飛云鎮南莊頭村涉及易地搬遷貧困戶信息,為24戶精準扶貧戶喜遷新居奠定了基礎;培訓扶貧專干20余人(次),很好的發揮了“傳幫帶”作用,所有的扶貧政策從這里落實到每一個村民身上。
2016年,在飛云鎮南莊頭村退出驗收的關鍵時刻,由于連續數日加班,加之過度勞累,她病倒了,原本可以請假休息的她,為了不影響全鎮的脫貧攻堅成效,確保驗收數據質量過關,她仍咬牙堅持,左手打著吊瓶,右手握著鼠標,忘我工作,認真復核每一條數,直至所有數據順利通過上級驗收。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經過接近6年時間的努力,飛云鎮從2013年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56戶1412人,貧困發生率7.76%;貧困人口剩余6戶22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12%,飛云鎮閆崖頭村、南莊頭村分別于2015年、2016年實現整村脫貧,并順利通過省級退出驗收。如今飛云鎮已形成“果品產業提質增效,勞務經濟穩步提高,人居環境持續向好,鄉風文明穩步推進”良好發展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告訴我們,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章麗只是全縣扶貧干部中的普通一員,要說起他們的扶貧故事,真是不勝枚舉,連續幾千個日日夜夜,每天用表格數據、用一件件實事、用一雙沾滿泥土的雙手來記錄著自己的扶貧軌跡,這點點滴滴,深深印刻在廣大黨員群眾的心里。
有人問她,“這么拼,值得嗎?”她說:“能參與扶貧是一種幸運,能助力全面小康是一段無悔的青春閱歷,能與我的同事們一起見證第一個百年是我光榮,為此,付出再多,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