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嘟”……8月22日晚上,隨著一陣喇叭聲,浙江省玉環市清港鎮東升村的高鐵拆遷戶開始騰空搬走。看著忙碌的村民,我的內心也是萬分感慨。至此,我在高鐵征遷專班的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了。
玉環市是曾經的“三無”百強縣(無高速、無國道、無高鐵),溫玉鐵路將補上最后一塊“三無”短板。這是一條全市父老期盼已久的鐵路,清港鎮肩負重任,需要對轄區內6.2公里鐵路涉及到的5個村征用152畝土地、拆遷71戶。
為了讓我在一線學到本領,鎮里安排我進了高鐵征遷專班,和另一位組員負責3個村10戶人家的征遷動員工作。有同事和我說過,拆遷最繁瑣、最艱難,學會了拆遷,做其他群眾工作就是一通百通了。此話,我深以為然,也有幾點感想:
要心系群眾,急群眾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村村情況各不相同,每戶人家的利益訴求也有差異:有的家里小孩要結婚,想要房子再大一些;有的年齡很大,不準備重新建房,想安置款多一些;有的要種地,不想搬到集中的安置區塊里去……針對群眾的不同訴求,我們一村一策、一戶一方案。一些農戶從原先的“不理解、有情緒”向“我支持、我帶頭”轉變。
既要謀劃在先,又要干在實處,把握好工作節奏。征遷工作啟動之初,鎮里就做好了整體征遷工作計劃,聚焦各項節點任務,細化到天、明確到點、落實到人,并于單位公示欄高掛征遷進度表,激發干部推進工作的緊迫感。那幾個月里,每天經過門口的進度表,看到自己包干戶的簽約人數,再看看別人已經完成任務,時不時心頭一緊。為此我和搭檔拉著專班多次開會商量,對包干的10戶人家逐戶分析。正是通過合理的計劃和緊湊的工作節奏,征遷工作得以快速推進,一個月完成征地和墓穴遷移,兩個月完成61戶拆除協議簽訂,簽訂率達86%,遠高于同期其他鄉鎮。
要抓好黨建引領,凝聚多方合力攻堅破難。哪里有重點難點,哪里就有黨員忙碌的身影。這是我們鎮長期堅持的做法。在政策宣講、組織動員、矛盾化解等征遷工作中,都有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先鋒,也涌現了很多突出的事跡。比如全市拆遷第一戶——東升村88歲高齡的蔣祖琴,作為入黨65年的老同志,帶頭簽約。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已經是蔣祖琴第二次為家鄉發展搬遷。此前本地水庫建設,蔣祖琴就帶頭響應,從老家搬到現在的住處。這一晃,就已經半個多世紀過去,昔日門后小樹已成合抱之木,子女早已成家搬走,他自己也從一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成了白發蒼蒼的老爺子,可以說這棟房子見證了他大半輩子的風風雨雨,于他個人很是珍貴。但是蔣祖琴思想覺悟很高,他表示國家有需要,黨員第一個作表率。正因有這樣的黨員示范,全鎮黨員干部紛紛帶頭簽約,在拆遷開始階段,各村涉及到的黨員戶就已經全部簽約,許多群眾也放下觀望情緒。
按照計劃,高鐵將于2025年開通。那時,當我坐上高鐵進出這座城市,眼前飛馳而過的大好河山,一定會把我帶回這段熱火朝天的時光。